打了這麼多年,百姓都不想再打了。
大家都盼著太平。
但是這對於天下諸侯而言,這個解釋可就耐人尋味。
你用戰爭去追求天下太平。
那你不就是要統一我們嗎?
我們都被消滅,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其實新會迴歸周朝,也是令諸侯國始料未及,最初他們也都判斷姬定將會取代天子。
雖然他們也反對,但這個結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他們祖上可都是周臣出來的,你姬定取代天子,改朝換代,那麼從法理上來說,我們跟你也沒有任何關係,大不了我們也自稱天子。
廢掉也好,大家就都平等了。
但迴歸大周,這令他們就難以接受。
因為從法理上來說,他們可都是大周的臣子。
如今的大周突然具有強大的實力,那今後怎麼跟大周打交道。
這豈不是亂了套。
秦國、趙國馬上就給出反應,秦君與趙侯立刻相互稱王,同時他們又與齊國、魏國相互稱王。
這要是還不稱王,那可就真成臣了。
我們與周王平起平坐。
但是燕國和宋國並沒有出聲,一直苟著的燕國,還想繼續苟著,且看看再說,這局勢有些可怕。
而宋國是因為太忌憚新會,戴偃不敢稱王,他還派人來朝見天子,但他也沒有明確表示,宋國併入大周,他是給出一個很曖昧態度。
魏國和趙國還想狠狠惡心姬定一番,腆著臉表示自己將繼續維持與大周的同盟關係。
同盟關係,就是平等關係。
國與國才是同盟關係。
姬定馬上就否定這一點,跟我玩這一套,當我傻啊!
表示他們的同盟是以前的新會,而不是大周。
同時他代表大周宣佈將不承認秦王、魏王、齊王、趙王,並且勒令他們立刻撤銷王號。
四王立刻宣佈不承認周天子。
雙方態度都非常明確。
一邊是,哥就是要統一你們。
而另一邊是,你丫休想。
這已經成為一個零和遊戲。
反世襲,反權貴,人人平等,統一。
大周的這些訴求,是所有諸侯都無法接受的。
不管怎麼說,此舉也將結束合縱連橫時代,這主旋律將進入統一的節奏。
不過目前大家也只是打打嘴炮。
因為之前的大戰,令各國都損耗太多,再打下去可就是竭澤而漁。
不過他們四王聯合,倒也不虛大周。
而姬定敢於勒令他們撤銷王號,那自然就已經做好與他們對抗的準備。
這都是因為之前楚國內部並沒有打什麼大戰,只是發生動亂,最終新會是兵不血刃就拿下楚國,又隔岸觀火半天才出兵,楚地早就在恢復中。
只要捱過今年,這大周實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不但如此,如今新會迴歸周朝,又贏得不少名士的認同。
如孟子等大名士,都開始自詡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