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眼下牛庚的心思全部都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上面,在正式拿到批覆之後,便帶著星菱何光等人再次前往了帝都。
準備先和華科院的楊院長進行一次深入交流,確定具體研發事宜。
8月24日,週六。
前往帝都的路上,牛庚一直緊閉著雙眼。
看上去似乎是在休息睡覺,但實則研究腦海中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相關內容。
昨天晚上,牛庚便已經讓星菱找來目前世界上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的資訊內容,並對其足足砸上了千萬的最佳化點,也就是一百億個人資金。
現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掌握了最先進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雖然僅憑這些還沒有辦法成功製造出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尤其是小型甚至微型的反應堆,但拿來和華科院合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起碼足以應付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
主要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一個挺危險的事情,其中涉及的技術層面也非常之繁瑣,哪怕出現任何一個小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全盤皆輸。
其實牛庚對這次最佳化來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不怎麼滿意的,只不過目前剩下的個人資金沒有辦法再支援他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只能先湊合著用一下。
等到幾個月之後資金進行新的結算週期,便可以對可控核聚變技術再次最佳化,屆時將來便能夠成功製造出反應堆。
另外這項技術關係到全人類的發展進度,更是很多勢力科研機構在追逐的目標,如果在極短時間內就有較大進展,恐怕會引起很高的關注度。
屆時說不定海外某些勢力又會蠢蠢欲動。
所以這樣因為資金還沒結算的問題,適量延長可控合聚變能源研發的時間,倒是能夠更謹慎一些。
儘管這個專案是被列為了最高機密。
需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牛庚還做好了長時間留在華科院的打算,準備親自參與到可控核聚變的研發過程中。
並不打算全權交給星菱負責。
之所以這樣考慮,除了想體驗一下不同的經歷外,也是變相證明自身的實力。
告訴外界星源科技最厲害的並不只有高階人工智慧。
何況所有的先進可控核聚變技術,現在都已經刻在他的腦海中,並且藉助最佳化的作用也已經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地步,哪怕是重新複製一遍到星菱的資料中心內,也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在私人飛機的速度下。
很快。
牛庚一行人便在帝都機場降落。
飛機落地的同時,牛庚耳旁也傳來了星菱的聲音:“主人,我們已經到帝都了。”
“嗯,那就走吧。”
牛庚緩緩睜開眼睛,在抬起視線瞥了星菱一眼後,便向著外面走去,並沒有過多的耽擱。
說起來因為之前研發高階光刻機的合作,牛庚和華科院院長楊溫茂的關係也算是非常不錯,說成是忘年之交都絲毫不為過。
只是因為牛庚很少離開京州市,上次受華青大學邀請講課,又意外遭遇到了襲擊,使得沒能有機會和楊溫茂敘敘舊,現在終於能有一個較長時間相處交流的機會,牛庚也是比較期待的。
在和星菱何光等人從飛機上下來後,便直接乘坐了提前安排好的車隊,向著華科院的位置駛去。
……
畫面來到楊溫茂這邊。
華科院這些年一直在從事能源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其中名為人造太陽的專案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而這個專案也一直是華科院的驕傲。
可就在前兩天楊溫茂接到命令,得知華科院要配合星源科技研發可控核聚變能源的事,楊溫茂整個人都是蒙圈的狀態,怎麼也沒有想到,不過才幾年功夫,星源科技就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居然都能夠對能源這一特殊領域動手了。
要知道可控核聚變能源和高階光刻機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雖說高階光刻機在沒有國產化之前一直被大家譽為是技術難度非常大的專案,但和可控核聚變能源比起來,那簡直什麼都算不上。
畢竟當初高階光刻機海外已經研發出來,可時至今日核聚變能源在全球仍處於摸索階段,所以楊溫茂對這次的合作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