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到那個時候讓可控核聚變能源實現商業化也並非多麼困難的事情。
由於這次會議本來就是大家相互之間磨合認識的一個過程,這樣也是方便於未來一段時間的科研工作能夠更好的進行,所以牛庚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之後,便暫時結束了會議讓大家可以正式投入到工作狀態中。
對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說,那份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圖紙,無疑是存在巨大誘惑力的。
自然想迫不及待的進行研究,推斷它的可行性。
面對這種情況,牛庚自然不會阻止,只是想著把分配工作的事情放到下午再進行。
畢竟總不能打擊大家的積極性吧。
就這樣。
幾天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正如牛庚在會議上所說,星源科技方面果真運來了一部分新型特殊材料。
雖然這些材料的分量還不足以搭建成一座完整的核聚變反應堆,但卻可以對其進行全方面的詳細檢測,判斷出這種材料能否勝任搭建反應堆的要求。
主要特性越是強大的材料,生產起來也就越加麻煩複雜,想短時間內就達到大規模生產顯然是不現實的。
要不是牛庚在這方面親自下達了指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第一批新型特殊材料,併為此暫時停止了陪伴機器人高分子複合材料的供應,恐怕再過上一兩週的時間也很難能夠見到這種材料。
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好的,經過科研人員詳細全面的對材料進行了測試之後,所得出來的各項資料均在核聚變反應堆材料的要求之內。
而成功解決了材料問題,可供核聚變反應堆的搭建工作也正式開始進行。
過程中雖然人遇到不小的問題以及麻煩,但憑藉牛庚最佳化得來的先進技術知識和星菱的幫助,基本上都能夠成功化解,保證可控核聚變能源的研發工作不受耽擱。
……
……
很快幾個月的時間過去。
一月中旬。
在能源研發基地內,原本那顆巨大的人造太陽裝置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大型反應堆。
就在剛剛人類史上第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成功測試執行,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源源不斷的為人類提供能源。
說句實話,在這個合作專案確定之初,幾乎包括楊溫茂在內都不相信,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在可控核聚變能源技術上取得如此大的進展,但事實卻就這麼發生了。
儘管這座人類歷史上第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是有著人造太陽為基礎才在短時間內順利搭建起來,但其中也離不開牛庚和星菱的指揮幫助。
可以說牛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華科院內的所有科研人才真正明白,星源科技的崛起並不是偶然或者巧合,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正是因為牛庚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座核聚變反應堆執行成功之後,這場被列為最高機密的合作專案也終於對外界公開。
此訊息一經傳播,可謂是瞬間在全網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誰也沒有想到星源科技平靜的這幾個月內,居然是去做了這麼大的事情。
網友恍然大悟之下情緒更是異常激動。
畢竟這可是困擾人類發展進步的關鍵問題所在,居然被自己關注的科技公司解決了,怎麼也要上網發幾條評論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情。
“怪不得前段時間封騰馬運他們一直在針對星源科技搞小動作的時候,牛總都選擇不聞不問的態度,原來是在和華科院一起研究核聚變能源,是我之前格局小了。”
“星源科技和華科院居然不聲不響攻克了可控核聚變能源,這個訊息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臥槽,我看到了什麼!?”
“誰能告訴我,我現在是不是在做夢,人類真的掌握核聚變能源了嗎?”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快咱們的交通工具也會更新換代使用上核能源,估計到那個時候速度應該會非常快吧。”
“我說什麼來著,封騰馬運他們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看他們現在還敢不敢再繼續蹦達。”
“估摸著海外其他勢力也都是懵逼狀態,恐怕接下來世界格局會有一個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