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勝利之鋼蟻雄心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重商主義

第三百五十七章 重商主義 (第1/2頁)

石家莊失敗之後,日軍加快了反擊的步伐。

11月8日,日軍的第十軍與第十一軍,正式在各駐地逐一裝船就緒,原本歸關東軍統轄的日軍第四師團,也正式劃歸到華北派遣軍之列,而華北日軍則全面收縮戰線,以防華北一帶的華夏軍隊反撲。

連戰火橫飛的忻口會戰,也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實力受創的第六師團,則暫時退守河北保定,而第十師團則退出德州,堅守滄州一線。

與之同時,得到補充後的第十四、第二十師團,也被一起劃入日軍第十一軍序列,與第十五師團,臺灣步兵旅團,以及第1後備步兵團等,共同組成杭州灣的登陸兵團,司令官正是朝香宮鳩彥親王。

與另一時空相比,第十五師團的情況略有差別,該師團原本是日軍的常設師團之一,在大正(天皇)年間被拆減,本該於1938年4月重新組建成軍,級別也降了一檔,變成了三聯隊的乙等師團。

然而,由於某隻小螞蟻的出現,導致華夏的軍勢更為強盛了幾分,所以該師團的成軍時間,也提前了半年之久,而且仍然是四聯隊的常設主力師團,下轄第17、第29旅團,其師團長由朝香宮鳩彥兼任。

第八、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以及偽靖安軍1旅、偽李春山旅、偽於芷山旅等部隊,組成了日軍之第十軍,司令官是柳川平助中將。

該軍的攻擊目標,正是淞滬戰場的側後方——杭州灣金山衛,他們將與吳淞口和浦東的日軍,一起夾擊華夏的上海守軍,爭取殲滅華夏在淞滬的所有參戰部隊,進而為佔領整個華夏做準備。

此時的南京政府卻度日如年,淞滬會戰也快撐不下去了。

在30年代的民國,許多常用物資全靠國外進口,僅以鋼鐵一項為例,在“七七事變”之前,華夏每月要進口十萬噸鋼鐵,不但要用於鐵路、戰備工事、兵工廠等重大工程,還要用於房屋建築、道路橋樑,以及百姓日常的洋(鐵)釘、洋(鐵)鏟、洋(鐵)碗等等。

到了中日全面開戰之後,英法德美等西方列強,以避免中日戰爭擴大為名,倡導歐美諸國對中日進行“全面禁運”。

因此中日兩國要想獲得鋼鐵、石油和軍火之類的戰略物資,就必須花出幾倍的代價,但日本帝國主義已完成了工業化,禁運只是略添一些麻煩而已,對於落後的華夏而言,卻是一道道致命的絞索。

到了1937年11月,華夏南京政府的各類戰略物資,以及優秀的兵源,都接近枯竭的狀態了,表面上淞滬戰場,似乎還處於勢均力敵的激戰中,但是老蔣等人卻早知大勢已去,也該做大撤退的準備了。

11月9日上午,蔣介石、白崇禧、蔣百里、陳誠與吳佩孚等重要將領,在南京小營秘密軍事基地內,召開南京軍委特殊作戰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日軍再次登陸一事,以及整個淞滬戰場的去向問題。

簡而言之,若是要打的話,該是如何一個打法?

若是要退的話,該如何一個退法?

若是要撤,該撤到什麼位置合適?

蔣百里先生是老蔣的首席幕僚,兼任著整個華夏抗戰的總策劃師,因此淞滬戰事如何打、如何撤,他是最有發言權,經老蔣綜合評述了近四個月來的,淞滬戰事的演變之後,就該他出來發言了。

因為蔣先生日夜謀劃操勞,身體其實並不太好,於是略略乾咳之後說道,“若上海失守,南京必然不保”。

“既然上海與南京不保,那麼杭州也必然不保,當我們逆長江後退到蕪湖、九江、武漢,日軍也必然會一路尾隨,如此算來,日軍想一一佔領華夏各地,根本沒那多的兵力,所以到打武漢就是極限了”。

吳佩孚是老蔣新任命的中將參議,而且又是軍人出身,最不喜歡嘰嘰歪歪的文人,乾脆站起來反駁道,“方震兄,據吳某人所知,你老,從來都沒有獨立的領兵作戰,而是長期擔任參謀之職”。

“因此,你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己想當然吧?你的這些判斷,都純屬紙上談兵而已,你就是現代的趙括”。

正欲繼續解說的蔣百里,也不由為之一怔,不過他的涵養比較好,而且又學貫古今、鹹通中外,對於中日之戰事,早已瞭然於胸,對於一些逆耳之語也不會生氣,反而很謙虛的笑道,“子玉兄是大軍事家,方震洗耳恭聽就是”。

吳老總雖然喜歡放炮,但是人家確實有真本事。

這廝也不怎麼客氣了,讓一旁聽的劉鄖過來幫忙,在會議室內拉開三張大地圖,一張華夏全國各省地圖,一張日本勢力地圖,以及一張世界列強分佈地圖。

吳佩孚拿著指揮棒,指著世界地圖說道,“吳某人自歐洲大戰(一戰)以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歐美之崛起與華夏之衰弱,以及日本之興盛而華夏之沒落。最後吳某得出一個結論——還是思想觀念問題”。

“日本帝國之崛起,並不是日本人有多聰明,而是他們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潮流”。

“由於西方歐美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導致全世界的聯絡日益增強,因此歐美可以將他們的殖民網路遍佈於全球,可以在全世界各個咽喉之地,設立他們的軍事要塞,從而將全世界的財富向歐美聚集”。

“這些財富,不僅僅是金銀、礦產和糧食之類,甚至還包括先進的文化知識,與先進的技術人才,因此在當今時代,與歐美為敵就是與整個世界為敵——這就是整個世界的大勢所在”。

“日本所搞的明治維新,其實就是以英法為師,希望跟隨在英法的後面,當一個小嘍囉,隨便撿上一些殘羹冷炙而已,到了1871年之後,隨著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崛起,又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們認為——日本也可以成為列強之一”。

“因此到19世紀後期,日本又改為以英德為師,確切的說,是海軍仿照英國、陸軍仿照德國,但是在經濟領域卻照搬了大英帝國,所以日本就是亞洲版的英國,它的發展道路,必然是野蠻的擴張之路”。

最新小說: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 重生之橫掃天涯 大唐西寧王 納蘭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