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日本鬼子要向全世界彰顯他們的武力,而淞滬一帶,又剛好是華洋混雜的敏感區域,裡面有很多的外國軍事家和間諜在此盤踞,他們都在暗中評估侵華日軍的真實戰鬥力。
因此奪取淞滬,不全是日軍的面子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綜合國力考評的問題,一旦評分較高,今後可以少打很多的仗,比如“解放東南亞”,比如“解放英法殖民地”,比如“與德軍會師”等等。
在日軍大本營看來,倘若日軍是名不副實的話,列強將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目前的禁運就是一個明證。
好在這些列強目前還沒親自出兵的打算,又或派出精銳部隊參戰的考慮,唯一以志願軍參戰的方式,還僅僅是“放縱”華僑回國參戰而已。
當老蔣接到前線戰報時,已經是晚上的八九點鐘了。
石家莊的華夏軍隊竟然絕地反擊,不但合圍了日軍一個師團又三個旅團,還是平原野戰之中,一舉擊垮了日軍之第二十師團,預計此次殲敵總數將突破五萬,是自“七七事變”以來,首次取得勝利的大型會戰。
華夏出動了多少兵力?才一個22集團軍而已。
真是一個令老蔣震駭莫名的戰果。
老蔣連忙命侍從召集在南京的諸將議事,目前石家莊之戰大局已定,華北的糜爛形勢也將趨於平穩,原本準備調向華北作戰的聯合集團軍,也可適當的抽調部分精銳,投放到白熱化的淞滬戰場之中。
何況從全面抗戰以來,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已歷了四月之久,華夏的優秀兵員與戰略物資,早已面臨枯竭的邊緣,若能乘此次石家莊勝利之威勢,迫使日本帝國主義妥協議和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另外川軍集團的戰鬥力,也讓老蔣頗為憂慮而忌憚。
他重金打造的德械師,無論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陳誠的第十五集團軍,還是薛嶽的第十九集團軍,居然沒有一個能與之媲美的,唯一能與之抗衡的,恐怕也只有擔任總預備隊的,第四十五集團軍(即聯合集團軍)了。
對了,還有“集束炸彈”是個什麼玩意?
簡直就是神兵利器,如果能向吳淞口的日軍投送個幾百顆,豈不是能不戰而勝。
還沒等老蔣完全想通透——是否命令石家莊川西空軍即刻轉戰淞滬戰場,而時任“海軍熱線”的松島佑木,就揉著朦朧的睡眼,在一眾侍從們的護送下,向委座遞交了一正式公文——“華北休戰協議書”。
真是令所有在場的將校們跌破了眼鏡——日軍也有今天。
日軍的“議和條款”也就三條。
除了石原莞爾所說的那些話外,還增加了一條,如果若夏能夠將“惡魔之卵”及其製造方法,送與大日本皇軍的話,日本內閣將承諾“與華夏軍隊全面停戰”,甚至有望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局面。
老蔣真的砰然心動了。
哪怕是假話,聽著也舒服不是。
當白崇禧等高參將領,搞明白“惡魔之卵”究竟是什麼玩意時,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連忙勸阻老蔣不要盲動。
他們苦口婆心的告誡蔣委座,此事萬萬開不得玩笑,華夏本來就以積貧積弱而著稱,既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又沒有過硬的軍事訓練,與日軍作戰,往往全靠人數來取勝,而“惡魔之卵”的兇殘性,就在於殺傷無防禦的普通士兵,它不正是華夏軍隊的剋星麼。
一旦送與日軍,豈不是太阿倒置、引頸自刎麼?
此等利器能掌握在華夏軍隊手中,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幸事,實在是上天對華夏的庇佑,與之相反,倘若讓日本鬼子掌握的話,一旦華夏軍隊再與日軍作戰,就完全純屬被屠殺的物件了。
何況鬼子的保證,簡直連狗屁都不如,即使現在真的退卻了,難道日軍還不會再找藉口,來次新的“七七事變”麼?
“也對,好像,確實是這樣的”。
老蔣終於冷靜了下來。
日軍說的是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而不是“九一八事件”之前,如果是那樣的話,日軍將繼續盤踞在華夏的東北,隨時會對長城以內的土地虎視眈眈,甚至不用一年半載,又將爆發新的全面戰爭。
到了那時,有了“惡魔之卵”的日軍,華夏又要枉死多少軍人。
不過既然日軍提出“華北休戰”,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讓即將崩潰的南京財政,可以略略鬆一口氣,好在老蔣的頭腦還算清醒,石家莊戰役的主力是22集團軍,無論是和是戰,還得問問他們的看法。
在詢問李家鈺與鄧錫侯之前,蔣委座決定還是先問問劉鄖的意思,畢竟這廝是川軍的“三爺”,又是石家莊戰場的“督戰官”,還是他自己的心腹門生,若不事先問問這廝的意見,恐怕會弄巧成拙。
也幸好老蔣問了一下。
當電報發到石家莊時,劉亦誠正在雲盤山的秘密兵工廠內,加班加點的製造集束炸彈。
因為這款炸彈在白天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驚豔絕倫,不但將日本鬼子嚇得要死,而且將目睹爆炸效果的華夏士兵,也刺激得胡言亂語,他們一個勁的希望空軍再多投放一些。
劉鄖之所以研發集束炸彈,就是為了給川西的重炮部隊報仇,日本鬼子悍然毀滅了三個重炮營,導致石家莊守軍暫無重炮可用,數萬華夏將士被壓著打,傷亡極其慘重,於公於私他都要報復一下。
而集束炸彈,正好可以扭轉這個局面。
本來劉少將還打算熬一個通宵,再製造二百枚集束炸彈,待天一亮,就全部投送到新樂與正定城內,如果效果良好,而且還有富餘的話,就全部送給大沙河以北的第六師團。
對於九州的礦工師團,他總有一股憎恨的仇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