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攻入石家莊的日軍,終於出現了頹勢。
連“節衣縮食”的日軍重炮旅團,都已經打光了所有的炮彈,據說從本土運來的炮彈,才剛剛抵達天津港口,等它們運到正定縣時,預計最快也要三天時間,這下連許多聯隊長與旅團長都慌了。
幸好鬼子的空軍還算支援得力,不然日軍也保不住現有的陣地了,儘管他們目前只佔領了一半的石家莊陣地。
當劉鄖返回部隊時,華夏空軍也逐漸恢復了實力。
黃家峪機場的地勤人員,維修技術過硬,在幾天之內,搶修了十來架受損戰機,同時他們還從大後方,秘密的運來了一些新的戰機,因此目前可參戰的戰機,已經達到了五十多架。
另外,鄧錫侯、李家鈺等人,也做好了全線反擊的準備,爭取在此次絕地大反擊時,至少殲滅日軍一個師團。
11月5日凌晨,空中反擊正式打響。
二十多架豹式戰機,在劉少將的親自帶領下,奔襲日軍的重炮陣地。
這些萬惡的重炮裝備,才是日軍能夠攻入石家莊的真正元兇,而且華夏守軍一旦想發起反擊時,這些東西就是最大的攔路虎。
這次戰鬥機群所攜帶的武器,就不是什麼火箭彈了,而是一枚枚500公斤重的集束炸彈,它們才是對地攻擊的神器。
當這種炸彈被空投之後,在距離地面還有50米時,將會自動爆炸三次,可以分裂出一百多枚小炸彈,比較均勻的散佈在目標的附近,等預定的時間一到,就會即刻發生爆炸,覆蓋範圍高達二萬多平方米。
一枚集束炸彈的殺傷力,不亞於一百多門75毫米山炮,同時射擊的效果,實在是殺人放火的一大“人間兇器”。
本來集束炸彈就不難做,只要將三四個手榴彈捆在一起,就是最簡單、最原始的集束炸彈,真正難辦的還是在控制上,比如空投炸彈的落地時間,最佳的引爆時間,以及如何均勻分佈等等環節。
但是劉司令有智腦的輔助時,一切都不是問題,實在沒法了,還可以給集束炸彈,做一個簡易的降落傘,讓集束炸彈在空中邊飄邊分裂,如同散播雨滴一樣散佈下來,只是轟炸的精度略小了一些而已。
因為材料有限,時間又太過倉促,而且在幻影機甲上,也只有六隻螞蟻機器人,因此也沒能製造出太多的集束炸彈,總數也就一百枚左右,不過也足夠所有的戰鬥機空投兩次了,正好解決日軍所有已暴露的重炮部隊。
由於華夏重炮早已損失殆盡,而且空軍也早已打殘,日軍的重炮部隊,也就漸漸的猖獗了起來,壓根沒有躲藏或隱蔽的意思,導致戰機在尋找它們的時候,並不是太過麻煩。
劉少將的臨時轟炸機群,開始一一的點名。
集束炸彈的有效殺傷半徑,大約有一百多米,特別“青睞”無遮蔽、無防禦的軍事人員,即使面對半開敞式的工事,它們依然很給力,炸垮炸塌沒任何商量,所以投彈時也不用太過精確。
一片毫無防備的炮兵陣地,正好集束讓炸彈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短短的十多分鐘空襲,二十多架飛豹戰機,向正定附近的敵軍重炮陣地,投放了近三十枚集束炸彈,將日軍的大小重炮及其周圍設施,炸成了一片廢墟,彷彿令整個正定縣城,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一時之間,日軍的各類物資、大小武器,以及各種人員的損失,不計其數,不但數萬日軍面色如土,連土肥原賢二也有些動搖了,突然意識一個問題,他到此次進攻石家莊,恐怕是個天大的錯誤。
一枚75毫米的標準炮彈,也就六七公斤重,如果除去發射時的部分損耗,當炮彈射入敵人陣地時,炮彈的實際重量與爆炸威力而言,與集束炸彈中的一枚小炸彈,相差並不是太遠了。
因此投放近三十枚集束炸彈,就等同於將三千枚75毫米炮彈,同時射向正定及其周圍,那個火爆場面可想而知。
一時之間,烈火、硝煙、彈片與氣浪交相肆虐,沖天而起的殉爆黑焰,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是反應再遲鈍的鬼子兵,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紛紛意識到一個問題——“華夏軍隊開始全面反攻了,正定日軍大勢已去”。
當館餘物少將、坂井德太郎少將等,大大小小的將軍們,紛紛向指揮官土肥原賢二明言建議,應將各部日軍儘快向新樂、定縣,甚至保定撤退時,而參謀長佐野忠義大佐,卻緩緩的拿出了一張電報。
赫然正是——德州的數萬日軍,向藁城開來的訊息。
此訊息讓日軍再次激動了起來,此次攻克石家莊再不是一個夢,眼前的傷亡哪怕再大,只要能奪取石家莊一地,一切的犧牲都值了。
戰場形勢往往是瞬息萬變。
德州日軍的真實情況,遠比日軍的想象還要優越,這數萬來襲的日軍,是以第二十師團為主力,搭配了華北派遣軍之獨立第一、第二裝甲車大隊,以及第六、第十四的戰車大隊,還故意從滄州與德州繞了大一圈,再從德州出發間道奔襲石家莊和藁城縣。
在日軍一眾將佐看來,他們集中了一個常設師團,五個戰車裝甲大隊,近二百輛坦克和裝甲車,還乘著華北派遣軍近二十萬兵力——會攻石家莊的威勢,即使他們與華夏守軍互換,都不得不認輸轉進。
何況,該路日軍所行軍的路線,正處於華北的平原地帶,沿途並無任何華夏的正規軍,整個奔襲行動應該是勢不可擋。
當日軍接到訊息的時候,鄧錫侯與李家鈺等人,也接到了這一敵情,至於提前佈下了特種小隊的劉鄖,當然知道得更早一點,甚至知道來犯日軍的人數和番號,但是他壓根不敢公開這些資料。
近二百輛坦克,近三萬的日軍,根本不是筋疲力竭的第22集團軍,所能抵抗的龐然大物,甚至會嚇跑一些普通官兵。
於是劉少將輕描淡寫的歸結為,“這就是一小股日軍,大約五六千人上下,本來是要偷襲石家莊後方,但是現在反攻在即,這些日軍是要策應土肥原逃跑”。
鄧錫侯與李家鈺都鬆了一口大氣。
他們的主力部隊,還是爭取儘快殲滅土肥原師團,至於這一小股日軍,就交給川西少爺兵了,以他們的裝備,防守個一兩天,應該沒有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