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一旦日本鬼子近逼鄭州與徐州,恐怕會嚴重影響民心與士氣,那時不僅要抗擊鬼子,還要面對漢奸的問題”。
“這個,漢奸軍隊,偽滿洲國那種,戰鬥力也不怎麼樣嘛”。
雖然劉鄖的話是令人振聾發聵,不過老蔣更多還是有些不以為然,對於偽軍的危害有些低估,“他們大多由土匪、民團、潰軍和俘虜組成,一旦接戰,幾乎是一觸即潰”。
“偽軍的戰鬥力,是暫時不足為慮”。
劉司令有些苦笑,“然而,民心一旦動盪,而又讓盤踞在鄉野的土豪劣紳們,發現鬼子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其中絕對不乏從龍立勳之人,甚至出現呂文煥、張弘範之流,也並非什麼奇事”。
呂文煥,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他。
但凡看過《射鵰英雄傳》一書的人,十有八九記得一場景,在該書快結束時,郭靖夫婦曾幫助宋軍守襄陽,抗擊動輒屠城的蒙元騎兵,而當時的宋軍守將是呂文德。
呂文煥是呂文德的六弟,後來也是他接替了年老體邁的呂文德,擔任襄陽與樊城等地的主將。
說來呂文煥也算是宋末名將,曾在數十萬元軍的攻擊下,足足鏖戰了六七年,襄陽仍然屹立不倒,後來援軍遲遲不到,城內也面臨彈盡糧絕,才不得不舉城投降,本來也無可厚非。
但是此人不但投降敵人,還打著呂文德的名義,四處勸降宋朝兵將,危害程度不亞於吳三桂。
至於張弘範就更是一個奇葩了。
此人的父親張柔,本是一個地方豪強,還曾受過大宋朝的冊封與扶持,後來被託雷等人以“宋蒙結盟滅金”的名義招徠,積極參與了滅金之戰。
1234年金國滅亡,蒙古大軍正式背盟滅宋。
這倆父子卻不以元兵暴虐為恥,反而一心想從龍建勳,從此助紂為虐,充當了滅宋的急先鋒。
1279年,張弘範親率大軍,追擊宋軍於崖山(廣東崖門)。
在這廝躊躇滿志之際,恬不知恥的在崖山勒石,赫然寫到“張弘範滅宋於此”,而後人以他為恥,明初時有人在上面加了一字,變為了“宋張弘範滅宋於此”。
此人是有才能,但過於鮮恥寡德,應為亂臣賊子戒。
老蔣騰得站了起來,在休息室內徘徊了很久。
此等漢奸的危害性,實在是不亞於一百萬鬼子兵,令他不得不慎重考慮了。
在百萬敵軍的圍攻之下,襄陽能堅挺六七年,守軍理應是宋軍之中的精銳部隊,隨呂文煥投敵之後,一旦用於滅宋的話,宋軍幾乎是無人能擋。
而張弘範的部下也不差池,從1206年宋蒙結盟滅金開始,隨蒙古大軍南征北戰,足足淬鍊了六十多年,普通的偽軍豈能與之相提並論。
因此怎能不讓蔣委座耿耿於懷。
好在老蔣心智堅毅,很快恢復了正常,絲毫不為某人的“讒言”所動搖,反而很慎重的問道,“你看由誰擔任聯合集團軍司令為好呢?”
劉鄖也暗暗的鬆了口氣,老蔣這下終於知道厲害了,不再搞什麼“拉郎配”了。
不過聯合集團的司令的人選,他卻亂說不得。
說好了,固然有人感激有人恨,但是說差了,恐怕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