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鄖也有些無奈,只好換一種方式表達。
“這麼多的槍械交易,沒有南京蔣委座的手諭,誰敢賣給他?能給楊主席的步槍數量,只有三萬支。不過,川康整軍所用的武器裝備,倒是大半出自川西兵工廠”。
鄧文廷與鷲西等人面面相覷,劉三爺的大腿還真是粗啊。
阿普土司連忙給三爺捶背去了,有些傻笑的問道,“三哥,你說咱們川西兵工廠,一年能產多少支漢陽造啊?怎麼感覺上,比什麼日本、法國、英國都強啊”。
鷲西與鄧司令連忙附和,連連說那是那是,紛紛端茶遞水,一臉卑躬屈膝的諂媚。
搞得劉鄖都有些受不了,乾脆將他們一一拉回原位,待一個個的坐好了,才沒好氣的解釋道,“川西的軍火產量,也就那樣,還沒漢陽兵工廠多,更別說什麼歐美列強了,根本沒法子比,臊得慌”。
他也怕了這些人了,一個個沒皮沒臊的,一說到軍火,眼睛比電燈泡都亮。
劉司令只好給他們交個底,“你們也別多想了,你們所要的軍火,只要數量不大的話,我這個做兄弟的,送你們一些便是。只是有一點,不許無事生非,好好的訓練軍隊,將來好上戰場殺鬼子去”。
說到白送軍火,鷲西與阿普的感受最深。
他們當初向劉鄖報備,說只有二千人馬,後來當石城機場開通時,劉三爺就即刻送他們一人一千支漢陽造,得了,這倆熊孩子立馬野心膨脹,糾結幾千彝兵就想統一涼山。
才二千支步槍而已,居然就有這麼牛叉,連劉司令自己都沒想到。
後來才從這倆個土司的嘴裡知道,在大涼山的部族中,最值錢、最火爆的正是槍械,誰家頭人在婚嫁時,能陪嫁十支步槍,簡直豪華到爆表,與後世結婚時,陪嫁十輛小汽車的場面,有一拼了。
簡單來說,一個上萬人的涼山大部族,往往能拉起二三千彝兵。
但是說到槍械,連老鼠都得掉淚,尤其打得響的步槍,整個部族的槍支,決不會超過二百支,其餘計程車兵,差一點就用吹箭彎刀紅纓槍,好一點,就用土製的火藥槍。
當然,能遇見四處遊蕩的修槍師父,就更是祖靈保佑了,比如來點實惠的“單打一”,簡直跟過節似的。
單打一,其實就是獵槍的升級版。
以前的獵槍都是火藥槍,甚至還是1840年鴉片戰爭時的淘汰貨,以前是填裝鐵砂或鉛子,後來漢陽造普及了,這些獵槍又不願意退出歷史舞臺,許多獵人腦洞大開,自己給獵槍裝了簡易的撞針,可單發7.92毫米毛瑟步槍子彈。
“單打一”的射程也就三十米左右,算是聊可勝無吧,也算勉強列入近代華夏的步槍系列,但是經修槍師父的改進後,射程可以達到五十米遠,若是槍管比較夯實,還鏤出了膛線的話,甚至能打到一百五十米。
鄧文廷是很兇悍,卻並不太笨,他的勢力橫跨喜德與冕寧。
在尹昌衡來大涼山之前,甚至連西昌等地區,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因此才敢無所忌憚的橫行涼彝之地,而川軍與劉湘等人需要他來綏靖地方,所以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尹專員不但資格老,而且眼界寬手腕多,門生故吏更是遍佈全川,與涼山各地的土司,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鄧文廷一旦遇到他,就如同老鼠見到了貓一樣,這也是鄧司令為什麼願意,孤身拜見劉鄖的真正原因。
劉鄖與鄧文廷三人“約法三章”,排在第一的正是“不得無事生非”。
鄧司令自然無不應從,也不得不應從,因為他已經見識過尹老總的精銳部隊,也就是張興華的第三旅,騎兵如雲不說,一應槍械錚亮森然,機槍和大炮連綿不絕,而且士氣高揚,光看著就覺得滲人。
鄧文廷本來想投靠尹專員。
可是尹老是個老頑固,最喜歡與各地的老土司稱兄道弟,而且言聽計從,對鄧司令橫挑鼻子豎挑眼,也實在是沒了辦法,這才想到劉鄖劉三爺,因此來越嶲的石城碰碰運氣。
然而劉鄖是年輕了些,但是別人的大腿夠粗。
不但劉三爺出手闊綽不說,而且為人也很地道,說話做事甚有分寸,因此鄧文廷納頭就拜,也就再合理不過了,而且鷲西與阿普還很嫩,能幫到劉司令的地方有限,因此正是千載難逢的投靠機會。
鄧文廷已經為官多年,已能揣測上峰的意見了,透過一陣閒聊打屁後,已經大致摸清劉鄖的喜好,於是很恭敬的表態,“屬下今後想跟隨在長官左右,至於喜德、冕寧與萬餘人兵馬,還請長官找人接管”。
這麼知情識趣倒也難得,如何妥善接管,倒是個大難題?而鷲西與阿普卻眼睛都直了,口水簡直流了一地,在旁擠眉弄眼的,催促三哥趕快應下來。
對於這兩個草包兄弟,劉司令也很無奈,只好笑著問道,“文廷兄,你真的捨得?這可是你奮鬥多年的基業,說放棄就放棄了?”
鄧文廷可是身經百戰,這些年來槍裡來刀裡去,又有什麼沒見過。
這廝哈哈一笑,道出了實情,“屬下本來是捨不得,但是最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如今的世道變了,想靠幾桿破槍,就能稱王稱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還了”。
鷲西與阿普兩眼迷糊,還有些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