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挽救註定沒落的儒教,還真是瘋子才幹得出來的事情,難怪孔玉玲會說他爹瘋了,劉鄖在微微嘆息的同時,又有些搞不懂了,孔財神想重振儒教,就重振好了,與“敲頭三下”,又有什麼直接關聯呢。
真是笨得可以,孔玉玲才第一次發現,川西的劉軍閥也是個普通人,於是乾脆挑明算了,“在儒教的理論中,最講究天人感應。天就是民心所向,以及諸聖的言論,人就是民眾,核心就是皇帝。皇在孔孟時代就是大王,是指德澤能貫穿天、地、人三界的大王,帝則喻意為地,泛指整個大自然”。
劉鄖雖是文科畢業生,但是對儒家的微言大義,卻並不太懂,因此聽得懵懵懂懂,搞得孔大小姐直想抽人,無奈下只好眼睛一翻,再說直白一點,“爹地的意思是,他想讓儒教門人造勢,捧你做皇帝”。
“皇帝,哪個皇帝,像康德大帝的那種”,劉鄖一個激靈,這下真聽懂了,讓他當皇帝,真是天大的好事,後宮三千佳麗,忙都忙不過來,不對,孔財神這是要害他啊,一等到1949年,保證掉腦袋。
看劉軍閥慘白髮抖的樣子,孔玉玲也哭笑不得,只好盡力的安慰他,“相公,你放心好了,爹地也是賭一把,像溥儀那種兒皇帝,說出來都覺得丟人,誰還敢讓你去當,爹地就是再壞,也沒那麼缺德的”。
“不過當皇帝,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孔玉玲出身于山東孔家,對於當皇帝這個行業,是最為了解,有些怔然出神的解釋道,“皇帝,是三皇五帝的簡稱,尤其是指德、才、品三方面,能夠媲美黃帝或大禹”。
“德者,道也,是指皇帝的思想境界,與道德素質方面,遠超平常的普通人,其中關鍵還在於,能與實際相結合,能指導人類社會的正常發展,否則就成了虛無縹緲的宋神宗,又或想當然做事的王莽與紂王之流”。
“才者,能也,是別人做不到,而你能做到,就是能力。而皇帝的起碼能力,就是統一天下,解萬民於倒懸,讓百姓遠離各類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但是這個天下,是不斷發展的理念,是指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屬於天下的範疇”。
劉三爺不由赫然一驚,難怪滿清王朝會土崩瓦解,皇帝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什麼五千年未有之變局,全是紅果果的謊言,他們自己德才不夠,就算想統治一偶,也是遙不可及的妄想,更別奢談統治“整個天下”了。
“品者,信也,信就是誠信,也就是信守承諾的意思。從高到低可以分為九品,皇帝自然是超品,而品可以歸結為一個字,那就是‘仁’。仁者愛人,因為只有真正的仁愛,才能超越普通的誠信,也是整個儒家思想的精髓”。
劉鄖現在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在川西的一些無心之作,比如福利制度、不收過路費等等,暗合了儒家的經義,也讓孔財神誤以為,他在沽名釣譽,所圖甚大,而且還有利於儒教發展,所以才打算扶植他上位——當皇帝。
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劉三爺搞什麼社會福利,還真沒想過這類的破事。
因為劉鄖剛回川西時,除了他自己懂點技術外,就只有三四個軍工專家,想搞鐵路、水電站和兵工廠,憑這點人手可不夠,他是有智腦與螞蟻機器人,卻又不想暴露太早,唯一辦法就是吸引外來人口。
與之同時,川西縣地處川西高原,是自古有名的荒涼之地,連老鼠去了都得掉眼淚,而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就算他們想打工,也要去城都與涪城才對,即使掙不到幾個錢,至少不會出現什麼高原病吧,因此提高社會福利是唯一選擇。
再說收取過路費。其中鐵路,本來屬於戰備性質,何況這年月,四川等地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根本沒什麼頻繁的商品經濟,劉三爺就是變身為劉剝皮,也沒任何卵用,為了培育市場起見,也只有收低費或不收費了。
至於茂州市到城都的高速公路。說實話,某人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給老百姓用,這麼高檔的路面,是21世紀才有的專利,是汽車普及時代的產物,所以他真正的出發點,還是為了抗戰所用,比如方便升降各類戰機。
劉司令是想當皇帝來著,但是他更怕人民群眾的鐵拳,想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都是最愚蠢的傻子,他是很想要孔財神的錢,但是卻更怕掉腦袋,更怕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嗯,如何才能拿到老孔的錢,還真是個技術活。
歷來“知父莫如女”,如何對付孔財神,還是孔玉玲有辦法一些,她認為可以迂迴一下,反正孔財神也是一廂情願。而且在如今這個時代,想當皇帝的人多了去了,但具備這個能力的人卻不多,既然孔老大如此看好劉鄖,不好好利用一番,豈不是對不起孔部長的厚望,嗯,在川西專區搞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劉鄖也傻了眼,臉上的鼻子眉毛都湊在一塊了,一臉的苦相,川西是以工業稱著,現在要搞什麼八股文,他真的不在行,這些人即使真的考中了,又能幹啥,也去當縣官、當清流,不是養廢物麼。
孔玉玲卻微微一笑,很快就糾正了某人的傲慢與偏見,“不錯,這些人是很迂腐,你若真讓他們當縣官,那是害了他們,因此他們最適合當清流,所謂清流就是賣嘴,若論賣嘴的話,又怎麼比得過報刊與廣播”。
“另外,這些人大多具有一點文化底子,讓他們噹噹掃盲老師,或文化老師之類也正合用,何況他們的親朋好友眾多,無形之中,還能帶來很多的人才。哼哼,最關鍵的還是,他們的工資,又不是你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