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這一段結束後,居然有了一個片刻的停頓。
這個停頓裡,是沒有任何的聲音的。
停頓結束後,才突然接上了下一段的內容,接上了:
“【笑一個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這樣一個簡單的無聲的停頓,讓孟冬華等人都覺得很驚豔!
說真的,這種玩法,以這三人的水準,肯定不是第一次聽到。不少歌裡,也有使用這種模式。
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駱墨用的非常妙。
不讓人覺得突兀和難受,很自然,很加分!
不會給人一種花裡胡哨,或者亂糟糟的感覺。
這種無聲的停頓,周董早就玩過了。
可後來《中國有嘻哈》火起來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被裡頭的某個人採用了這種模式,而感到驚豔,甚至覺得他是玩這種模式的祖師爺,後續其他歌手的歌曲裡有了停頓,就都說是學他的。
屋內,三人聽到“【功成名就不是目的】”這句歌詞時,只覺得——有被他裝到!
如果駱墨還不算功成名就的話,那什麼算功成名就?
但從整體歌詞的含義上來說,其實是並沒有要凡爾賽的意思的。
相反,這段內容裡,有駱墨個人最喜歡的一句歌詞。
那便是“【童年的紙飛機,現在終於飛回我手裡。】”
從曲調上看,這裡一句的調調是往下的,後面也沒有直接接著唱,還是加入了幾聲“【ho】”,代表著一段內容已經結束了。
屋內的三個聽眾很本能的就想著,這下子該回到前面的格式和旋律裡進行重複了吧?
駱墨:我偏不!
這就直接進行旋律重複了,那撐死就是【輕奢】。
咱不行,咱要徹底的【奢侈】!
旋律居然又有了新的變化!
這讓三人聽著歌,忍不住對視無奈一笑。
音量在屋內還是開的比較大的:
“【所謂的那快樂,
赤腳在田裡追蜻蜓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被蜜蜂給叮到怕了,
誰在偷笑呢?
我靠著稻草人,吹著風,
唱著歌,睡著了……..】”
一整段內容下來,畫面感實在是太強烈了。
歌名叫《稻香》,寫得卻是生活。
直到副歌部分再次出現,歌聲再次傳開,再次唱到那句“【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三人心中,居然又出現了統一的想法:“終於!終於重複副歌了!”
等到駱墨又唱了幾遍副歌高潮部分後,歌曲便正式結束了。
孟冬華提議道:“我們先不討論,先安靜的再聽兩遍,怎麼樣?”
“好。”董關山和林炫統一點頭。
兩遍聽完,這個默契的三人組,齊齊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