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半月。
這是陳洛離開周國的第二個月。
他出發前給全國各個部門安排了任務,如今這些部門按照他的交代,正有條不紊發展著。
周國馬上步入夏季。
今年又是個豐收的季節。
金黃色的油菜花長遍了全國。
田裡的土豆、小麥異常茂密,綠裡透著金色,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大棚裡種著反季節蔬菜。
每個季節都會出售各種不合時宜的蔬菜瓜果。
有錢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冬天吃西瓜,夏天吃火鍋。
沒別的意思,就是喜歡享受別人羨慕的目光。
這些反季節食物比平時價格貴上五倍,可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田地裡幹活的百姓也比往日少了許多。
因為他們掌握了更加先進的耕作工具,不需要花太長時間就能把自己那十幾畝地耕種一遍。
反倒是那些工具用更合理的方式把種子種在地裡,分佈均勻,來年長出來的莊稼更旺盛。
不止是陽州,各州皆如此。
一年多時間,訊息再慢也足夠那些百姓掌握了農具圖紙。
閒暇的時間,百姓就把多餘的糧食加工成小吃,賣到商賈那裡。
商賈再託人出售到天璣島上,賺取富人的錢。
下午他們則去村子外幾百步的鄉道上參與工程建造。
國家修建水泥路、高速公路,意在改善民生,全國基建需要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姓當然知道修路的重要性。
陽州為何能成為一國之都?
交通便利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當然,朝廷也不會虧待他們。
每個修路的百姓都會得到一筆工錢和一頓飽飯。
全國一百多億人口,有七八十億人都參與了建設中!
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周國的交通建設那是一天一個樣。
不管多複雜的道路,不論多長,百姓齊力之下,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建造的七七八八!
當然,要是理想再遠大一些。
百姓還會多買下幾份洛陽郡發行的報刊。
晚上幹完活累了,他們躺在床上時可以研讀。
總共四個版面,前兩個版面是當今時勢,後兩個版面夾雜了陳洛的私貨。
有遣詞造句絕佳的,也有富含人生哲理的詩詞。
熟背後,絕對大有裨益。
不管是文人還是莊稼漢,最喜歡的就是這兩個版面。
不識字不要緊,白天干活的時候有讀書人專門在一邊講解報刊上的內容。
要是覺得有意思,給人家幾個賞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