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學府裡來了不少新人,陳洛將國子監重要的規矩講了一遍。
國子監內部有小學,中學,大學之分。
其中小學六年,中學三年,大學四年。
周國孩童六七歲入學,大學畢業出來剛好二十歲!
小學主要是打基礎,學習讀書識字,算術等知識。
中學有側重點的學習。
大學則可以挑選自己的導師,選擇一條路深攻到底。
其中,小學和中學的學生每個月僅可回家一次,每人入校前帶的零花錢不能超過500文!
學府設有勤工儉學處,缺錢了可以在校內打工賺錢。
陳洛這句話說完,眾多學子當場就炸開了鍋!
對那些貧苦家庭的孩子來說,勤工儉學處的誘惑是巨大的!
他們在此之前就瞭解到,在學校裡可以擦桌子掃地、縫補衣服,多勞多得。
最差的,一天也有七八文錢!
要是幹一個月,那就是200文錢!
200文錢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柳大海父母攢了一輩子錢也只有50錢!
拋開陽州,其他地方的貧苦常人根本想象不到!
雖說陳洛推出了很多政策,可擴散至全國還需要很長時間。
像柳大海這樣貧苦家庭的孩子,乾重活、縫補衣服,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事。
只要努努力,一個月掙得相當於自己家庭幾倍的收入!
他們眼都紅了!
但對於王瞻這樣的大臣之子來說,幾百文錢也就和他們一頓飯錢差不多。
他們平時用的貨幣都是銀兩!
500文錢,這哪夠吃飯?
王瞻仗著有他爹撐腰,他打斷了陳洛的談話:“祭酒大人,能不能通融點,讓我等多帶些錢。”
他思忖,他又沒花別人的錢,多帶點有什麼關係。
反正都是在學校裡消費,哪有學校不喜歡賺錢的?
陳洛眼睛一眯,看向了王瞻。
“這位同學!”
“對,別看了,喊的就是你!”
“學府門前的規矩寫著,打斷教書先生講話,記小過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