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氏在後宮與其他姬妾爭寵的過程中,其卑賤寒微的出身一直飽受攻擊,她也想打造一個“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人設,而此時一個四處兜售保健品的劉老頭卻上門認親,這不是當眾打臉嗎?讓她以後在後宮怎麼混?
小劉氏大怒,對李存勖說:“我多少還有點兒小時候的記憶。我的父親不幸死於亂軍之中,我當時趴在父親的屍體上,伏屍痛哭。哪兒來的鄉巴佬老農民,竟然冒充我父親?給我狠狠地打!”
在小劉氏的命令下,劉老頭被亂棍打了出去。
武則天殺女兒,小劉氏抽親爹。
為了夯實自己沒爹的人設,小劉氏不惜認大臣當乾爹。
同光二年(924)臘月,小劉氏陪李存勖到訪“治癒大師”張全義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小劉氏對張全義說:“我從小就沒了爹孃,成為孤兒。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長期以來,每當看到年老的長者,都會有一種強烈的盡孝心的衝動。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想拜您當乾爹,讓我盡一份為人子女的孝心!”
當時,小劉氏已經是皇后了。皇后要認臣子當乾爹,可把張全義嚇壞了,急忙婉拒,“萬萬使不得!”
這不是缺乏父愛的問題,也不是滿足盡孝的問題,而是事關劉叟到底是不是小劉氏親爹的問題。
小劉氏非常誠懇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張全義則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婉言謝絕。
最後,李存勖出面打圓場,張全義才被迫接受。惶恐中的張全義拿出大量的珠寶,呈謝皇恩,小劉氏亦以厚禮相贈。
次日,小劉氏命令翰林學士趙鳳起草一封“家書”,向乾爹問安。趙鳳立刻密奏李存勖,說自打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補天以來,哪兒有皇后認臣屬當乾爹的?滑天下之大稽!萬萬使不得。
李存勖褒獎了趙鳳的正直,但仍命令他聽小劉氏的。
此後,小劉氏就真的以子女禮待張全義,每天都派人去張全義府上請安問好,禮物饋贈不斷。
“抽爹算計劉”,除了抽爹,小劉氏還特能算計,說句恭維的話吧,她特有商業頭腦。
她有兩大業餘愛好:禮佛,斂錢。
小劉氏出身寒微,卻深得李存勖寵幸,故而認為是得到了佛祖的庇佑。而與其他禮佛的昏君佞臣有所不同的是,小劉氏只是單純而虔誠地感激佛祖,卻不願為佛祖花錢,只是透過抄寫經文、給僧尼施捨小錢的方式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
相比於佛祖,她對金錢的痴迷到達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她派手下到集市上大肆採購廉價商品,如蔬菜、水果、柴薪等,然後再拿回到市場上,就說這是宮裡的御用之物,以高價賣出。
當她得到李存勖的專寵之後,更是肆無忌憚地侵吞公款。當時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天下各地上繳的貢賦,必須分成兩份,一份歸國庫,一份送到後宮歸小劉氏。
侵吞國家一半的財政,還不足以滿足小劉氏的胃口。小劉氏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而且她特有職業道德,只要資金到位,不管行賄者何人、不管所求何事,來者不拒、有求必應,小劉氏因此成為後唐朝廷最好使的後門,最硬的關係,最有效的疏通環節。
莊宗入汴,後梁“外戚幫”袁象先第一個進京朝見,隨身帶來了整車整車的金銀財寶,用來賄賂小劉氏、戲子、宦官以及後唐權貴。短短几天,宮裡宮外對袁象先一片稱讚。袁象先因此平安無事,很受李存勖寵愛,被賜名李紹安,領宋州歸德軍(原宣武軍)節度使,繼續騎在人民的脖子上作威作福;
“治癒大師”張全義也透過行賄的方式在後唐朝廷立住了腳,進封為“齊王”;
段凝同樣也是透過重金行賄的方式,得到恩寵,賜名李紹欽,出鎮兗州泰寧軍節度使;
“盜墓賊”溫韜,把唐朝皇陵挖了一個遍,應該是以唐王朝繼承者、中興者自居的李存勖的仇敵了,也同樣透過行賄的方式,沒有被追責,還被賜名李紹衝,“莊宗待韜甚厚”;
荊南高季昌進京覲見,也同樣是透過行賄的方式得以全身而退,後文將有詳敘;
叛賊李繼韜,奉詔覲見,也是用十幾萬兩白銀的鉅款行賄,得到李存勖的厚待,還經常陪李存勖打獵遊玩,只是他後來密謀再次叛亂才被誅殺……
小劉氏接受賄賂,干涉朝政的例子不勝列舉。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管是政治犯洗白、窩囊廢求官,只要給小劉氏塞錢,就沒有她辦不成的事兒。
小劉氏因此積聚了大量金錢,宮裡的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小劉氏痴迷於攢錢,卻很吝嗇花錢,以至於國難當頭,她也不肯相救,這是李存勖敗亡的關鍵原因,後文還會詳述。
為了迎合小劉氏、供養李存勖,後唐政權不可避免地會孕育出一大批精於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比如堪稱“帝國提款機”的孔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