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炎黃書院李綱先生派人傳來了一份摺子!”
午後,傍晚時分。
趙松拿著一份奏摺來到甘露殿,向坐在上首的李二躬身道。
李鋼現在在朝堂上雖然沒有擔任任何職務,但老先生學貫古今,當過兩位太子(楊勇、李建成)的老師,去年還差點成了李承乾的老師,老先生在大唐文壇可謂是執牛耳的存在,雖然身不在朝堂,但還是有風聞奏事、上達天聽之權的!
“嗯?李綱的奏摺?”
李二這會兒剛批閱完奏章,聞言心中一陣疑惑,隨後連忙道:“快呈上來~!”
“嗅覺”敏銳的李二,覺察到可能書院那邊出事了,要不然李綱不可能給他上摺子。
“喏!”
趙松上前將奏摺呈遞給李二,李二翻開,凝眉細看了起來,只是這越看,李二的眉頭就皺的越深,大概半刻鐘後,李二合上奏摺,滿臉鐵青,“果然亂世出妖孽,蝗災才剛開始不到十天,有些人就已經按捺不住了!趙松!”
趙松在旁邊正聽得正是一頭霧水,聞言連忙道:“老奴在!”
“你也看看!”
李二將奏摺扔向趙松,趙松身手敏捷地接住,還未來得及細看,就聽李二冷聲吩咐道:
“傳旨李君羨,著令百騎立即調查何人在暗中造謠、煽動百姓,記住,造謠之人絕對不止一個,務必要小心謹慎,最好能順藤摸瓜,抓出幕後主使之人~!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伏殺百姓,這幕後之人一定所圖甚大!”
趙松這會兒已經一目十行地將奏摺上的內容瀏覽完畢,他的心中不由掀起了滔天巨浪,造謠、煽動民憤、殺人滅口,這種種跡象表明,帝國之中隱藏了一股黑暗勢力正蠢蠢欲動,不容忽視啊!
“老奴遵旨!”
趙松躬身領命,然後連忙退了出去。
大殿之中,李二端坐在龍榻上,嘴角忽然噙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只聽他喃喃自語道:“來吧!要來都一起來吧!趁著這次機會,朕將你們這些隱藏在暗處的東西一網打盡!只有這樣,朕才能放下心去跟突厥決一死戰!”
………………………………………………
那些中傷李澤軒的謠言並沒有止於智者,而是在民間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廣為傳播著,基本上是以長安城為中心,逐漸在向外擴散,估計要不了幾天,就會傳到李澤軒現在所在的位置——岐州,雍縣!
“快看,李綱老先生髮文為永安侯闢謠了,我就說嘛,永安侯那麼仁慈的一個人,怎麼會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
翌日,長安城的百姓們在看到《大唐日報》上關於李綱撰寫的那篇文章後,忍不住開始議論道。
“嗯!老先生說的沒錯,謠言止於智者,永安侯心懷天下蒼生,如今帶著天雞大隊千里救災,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受到這些毫無根據的中傷和指責!”
“老先生說他不知道侯爺是否在去年就預知了今年的蝗災,但侯爺即便是提前知道了,他覺得侯爺也不應該將之公諸於眾,因為那樣會讓國家生亂,百姓無心農事,造成成千上萬百姓的流離失所!”
“沒錯!咱們要是早知道今年會發生蝗災,年初的時候就不會種地了,現在也就只能等著糧食吃光然後餓死了!現在雖然遇上了蝗災,但在天雞大隊的幫助下,咱們田地裡的莊稼大部分都保住了,咱們應該感謝侯爺啊!”
李綱親自寫文章為李澤軒闢謠,還是起到了一點用處的,但也僅限於此了。
“嘿!李綱老先生以前固然是德高望重,但現在他是炎黃書院的代理山長,而永安侯是炎黃書院的山長,他這是在袒護永安侯!”
人群中,不知是誰陰惻惻地說了一句,頓時,“節奏”就被帶起來了。
“沒錯!李綱先生這是在公然包庇李澤軒!”
“不知廉恥,老先生為了私心,竟然連文人氣節都不要了,實在是我輩讀書人的恥辱!”
“我呸!竟敢辱罵永安侯和李綱老先生,你們這些酸儒才是不知廉恥!”
不同於昨天,今日“黑”李澤軒的隊伍中,多了不少讀書人,仔細想來也不奇怪,李澤軒自創工學一派,經過了一年的發展,工學漸成氣候,工學子弟在大唐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大,而原先那些高高在上、地位無可撼動的儒生們自然會對李澤軒懷恨在心,如今不少人都在批判李澤軒,他們這些儒生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很快,雙方的人互相爭執,沒過一會兒就亂成一團。
“嘿!據說這次大蝗災就是蒼天對於當今天子“弒兄囚父”的懲罰,先前天狗食日,太史局將仕郎李淳風道長向陛下上書說那是代表著上天對天子的警告,若是天子不施仁政,不對以前犯下的錯誤深刻懺悔的話,上天還會降下更大的災劫!”
許久之後,有人陰惻惻地說了一句,人群之中立刻安靜了下來,畢竟大夥兒平常議論議論朝臣還行,但若是議論皇帝,那可就得當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