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網的認購額度有多少?”李晉直接問道。
2000年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集中批次去西方上市的時候。
然後次年網際網路泡沫就破裂了。
雖然西方的網際網路企業同樣損失慘重,但更慘淡的還是剛剛進入正軌的國內網際網路公司。
幾乎十不存一。
而此時,華網作為第一支成功地被西方投資銀行推入西方股市的國內網際網路股票,不論是從名聲角度還是資本的角度,都註定會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而根據李晉的記憶,這隻股票誇張到什麼地步呢?
在西方著名投行雷漫的操作下,它的上市股價是20美元,上市半年,股價突破220美元,巔峰市值50億美元,整整11倍的漲幅。
張龍見到李晉感興趣,忙說:“之前華網的老闆跟我談過收購意向,後來聊天的時候他還問我有沒有興趣認購一些股票。”
“我自然沒錢,就婉拒了,不過他也透露放出的認購股票額度是5000萬美元。”
這一點到和李晉前世的記憶相吻合。
華網上市總融資額是9600萬美元,其中51%拿出來作為提前認購所用,剩餘的就到時候作為流通股份給股民搶購。
所謂提前認購,就是把總的要上市的股份拿出來一部分,給一些有興趣有實力的投資者提前購買,省去了上市後再去股市買股票的步驟。
“我很感興趣,儘快幫我引薦一下華網的老闆,我記得是叫葉勇吧?”李晉道。
“是他,現在認購額度遠還沒達標,為此葉勇也是著急上火,我想他一定很有興趣跟李總你談談的。”張龍笑道。
李晉微微一笑,現在外界的確因為不明的前途而不太看好華網。
畢竟華網目前是沒有任何盈利能力的。
但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哪一家能解決盈利問題?
全球都沒有。
但是李晉知道,不說第一上市網際網路企業這個噱頭,哪怕是華網那牛逼沖天的域名,都價值無量。
而且如今國家改革開放,作為第一個去西方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改革成果之一,怎麼可能讓它失敗?
那些猶豫的投資者,大多都是一葉障目罷了。
抱著討好李晉這位新任老闆的心思,張龍立刻就聯絡了葉勇。
而葉勇在得知李晉的身份之後,立刻表示馬上乘飛機來深城會面。
“李總,看來葉勇現在真的是急了,居然連夜就要趕過來,不是火燒眉毛不至於到這地步。”張龍放下手機,笑道。
雖然葉勇是連夜來的深城,但等他到機場的時候已經凌晨,顯然不適合再談公事。
於是李晉和葉勇的見面是在第二天上午。
“李總。”
“葉總。”
李晉剛進門就見到站起來迎接的葉勇,很普通的相貌,一副高度的近視眼鏡,不過很意氣風發。
畢竟能作為國內第一個去西方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葉勇現在的確可謂是春風得意。
“李總比我想象的要年輕很多啊。”葉勇驚訝地看著李晉,說道。
“資歷尚淺,見笑了。”李晉謙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