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旅行者一號 (第1/2頁)

從人類誕生的第一天起,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還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其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人類這個種族的發展。

這頗符合達爾文的“適者生存”。

其實不止是人類,任何生物都是如此,個體的意義是為了種族的延續。

這可以說是基因的選擇。

那麼,當她發現自己走不出太陽系的時候,她會做出何種選擇呢?

是催生出一個統一政權帶領整個人類向前前進?

還是依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在利己主義下繼續內耗?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孫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看了幾百本書他也沒有得出結論。

直到有一天,他抱著女兒,陪著她看她最近喜歡上的《動物世界》,看到主持人介紹一種名為十七年蟬的生物,他才恍然大悟。

人類也是生物,假如她看不到未來,那麼本能會驅使她陷入自我休眠,耐心等待春天的到來。

“會是低慾望,低消耗,低發展的分裂社會。”

孫吳在筆記本上寫上了這句話,然後輕聲把他念出來,他已經大概能想象出那時候的人會如何生活。

隨著武器威力的提升,面對藍星這個人類目前唯一的共同家園,戰爭在某個時候會成為一個陌生的名詞。

同時因為生產力的大發展,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除了吃喝玩樂,他基本上可以什麼都不需要做。

不用學習,不用工作,政府能夠養活他。

也正是因為如此,社會會陷入到一種低速緩慢發展的狀態。

然後犯罪也會消失,因為政府無所不能。

而政府本身,他也會因為制度的不斷完善而日趨完美。

這樣看來,這無疑是一個大同社會。

然而其實只是她的自我保護,因為任何紛爭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耗。

閉上眼睛,孫吳開始腦海內想象這個世界。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小聲嘀咕了一句:“人類在這種狀態中等待死亡也未嘗不可。”

然而作為一部科幻,他當然不能這麼寫,必須得讓外力來將人類從冬眠狀態中喚醒。

“太陽系的直徑若以海王星為邊界是60個天文單位,約為90億千米。而若將彗星軌道(奧特星雲)計算在內,差不多是兩光年。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藍星到太陽的距離為4米,那麼太陽系的半徑是250公里。

人類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記錄保持者是探測器太陽神2號,為252792km/h。如果它想要走出太陽系,則這需要4260餘年。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是比鄰星系,它與太陽的距離為4.2光年。照著這個速度,人類需要約莫一萬年才能抵達。”

孫吳看著文件上的這一份資料,他的左手中指指尖快速敲擊著桌面,發出連續的“噠噠噠”聲。

不知道想到什麼,他拿出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

“站得高,看得遠。”

而後手指開始敲動鍵盤。

“某一天,一個深空探測器捕獲到了一段有規律的電磁波,剛開始沒人在意,因為類似的波段太多,分析來分析去都沒有任何收穫。

直到一位天文愛好者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重聽一萬年前旅行者一號當初錄下的音樂,她莫名覺得有些熟悉,於是便把近百年來所有捕獲到電磁波拼在一起。

最新小說: 神算小村醫 2001傳媒教父 還能不能讓我畢業了 年少有為 重生後我靠學習成了富一代 我身體裡有龍魂 諸天萬界任逍遙 醫路青雲 醫武巔峰 開局穿越:誰能比我慘? 時代紅人 為救妹妹,我一幅國風畫感動全網 七零:被換親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四合院之沒有系統怎麼躺平 都市隱龍 華娛2004:做娛樂圈最強教父 我的冰城姑娘 戰神之上 先生,太太只想守活寡 我能在夢裡改變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