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和病人的自述做出了初步的診斷結果,普外科主任在一旁默默點頭,顯然也十分認同這位醫生的診斷:
“扎西達哇有生吃豬肉的習慣,細粒棘球絛蟲的幼蟲很有可能就是透過生豬肉進入他體內的,潛伏期應該很長了,如果不是出現了明顯的症狀,他估計都不會來醫院檢查。”
包蟲病,又稱棘球蚴病,是細粒棘球絛蟲的幼蟲感染人體所致的疾病。
換言之,這就是一種寄生蟲病,幼蟲透過中間宿主寄生到人體,主要寄生的場所就是肝臟。
扎西達哇的患病史很有可能就是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一頓生豬肉宴,幼蟲透過生豬肉這個中間宿主進入到了他的體內,然後在肝臟內安營紮寨,尋求共生。
一開始他還並沒有什麼反應,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幼蟲逐漸長大,家族逐漸昌盛,對於宿主的身體也開始產生負擔。
前段時間,扎西達哇就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肝臟不適,眼球泛黃,他自己也是一名醫療行業工作者,很快就判斷自己也許是得了包蟲病,於是趕緊就來了省立醫院就醫。
醫生們安撫了扎西達哇幾句,然後退出了病房,回到辦公室開始商討這個特殊病人的治療方案。
有年輕醫生不明白扎西達哇的特殊之處,心想不就是個包蟲病嗎,準備一臺內囊摘除術不就行了,用得著這麼興師動眾,連主任都親自來看病人嗎?
有人就解釋道:“這個扎西達哇不是普通人,他今年是三甲核審團的主要評委,徽京市到底有哪家醫院能夠升上三甲醫院,他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他不是少數民族嗎?怎麼成了三甲核審團的評委?”
“哎?你這話什麼意思,我分分鐘就懷疑你有分裂人民團結的傾向,少數民族怎麼了,56個民族56朵花,擱兒哪兒綻放都美的不行!”
說起這個扎西達哇,也算是個勵志人物。
年輕時就是個鄉村赤腳醫生,在偏遠的邊疆守著個衛生所,平日裡治畜生的病都比治人的多。
等人到中年了,覺得這日子不能這麼過下去,於是花幾年的積蓄買了幾本書,竟然就靠著死記硬背考上了徽京的一家專科醫學院。
從此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一頭扎進了徽京醫療的管理圈子,直到今年,竟然成了三甲核審團裡舉足輕重的評委……
“這個病人身份特殊,今年徽京好幾家醫院都在準備升三甲,我們下面也有兄弟醫院正在努力籌備這件事,對待扎西達哇你們都要盡心盡責知道嗎?”主任發話了。
小醫生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不過心裡卻渾然沒有把它當回事。
一臺內囊摘除術就能解決的事情,能算得上多大的事情,就這間辦公室裡隨便摘個人出來都能輕鬆完成,主任就是年齡大了,膽子變小了。
不過戰略上藐視了敵人,戰術上還是得重視敵人,一群醫生開始認真研究起扎西達哇的檢查結果,分析手術具體方案。
而就在眾人商討的差不多時,辦公室的門突然從外推開,值班的護士伸出個小腦袋,有些無奈道:“主任,那個剛入院的扎西達哇,他不同意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