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注意,留兩臺機子拍韓升就夠了,剩下的都去捕捉臺下聽眾的表情!”
他真不是開玩笑。
唱到這裡,現場似乎已經沒有人想去評價或者質疑韓升了。
因為他並沒有用任何一種俗套的方式,去講述北漂的生活。
也沒帶著白某松似的“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人指望隨隨便便就能去咖啡館吧?夢想也隨便成功,生活也不再孤寂,不會吧?”的浮誇。
他只是感受,講述,然後層層深入。
最後到那一個,每一個北漂的人都思考過的問題,以及他的答案: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裡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燈光掃在臺下每個人的臉上,鏡頭裡,迷惘,感慨,或是其他別的情緒都一清二楚。
似乎,都是若有所感的。
對於多數北漂來說,離開北京或許是一個幾乎必然要面對的問題,甚至不止一次。
會怎麼做呢?
韓升的答案,飽含情感。
甚至這會兒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認同的。
小時候成長到大的故鄉,是父母的選擇;而到了現在,很多人是自己選擇的北京,然後一直堅持到現在都成了第二故鄉...
而今天留在這裡的,也都是一樣。
在這個城市裡有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讓他眷戀的記憶...
吳丹抽了抽鼻子,有些感慨:
或許這就是音樂人吧,他知道這種就是比較誇張地表述自己對京城的愛意。就好像哪怕有一天不得不分開,也只能是那種形式的分開。
很深的感情,現場的人也認同。
但或許多數人,最終都還是在各種情緒中,離...
然後他忽然一陣恍惚,才想到:
離開麼...
不對啊,這個對於別人唱的是漂泊,對韓升唱的,是故鄉。
副歌部分還在繼續著,吳丹卻眼裡恍然大悟。他忽然可以想象得到,在這些故事裡,有的人來到北京,不捨北京,又或許多數最終會離開北京。
但身為京城人士,他就不會離開這裡。
這唱的是北漂的人。
又何嘗不是唱的本身就在京城的人,深深的眷戀呢?
於是吳丹也終於明白了,這並不只是北漂的故事,也不是京城人士的故事,因為到了最後這一切感情都是相通的,然後終於融為一體。
在空中飄蕩。
歌聲也在此刻到了末尾,化作悠長的嘆息:
“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聲音飄遠,吉他聲再起,眼看著還有好多繼續,都融入在這一片無言的尾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