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怡,你來啦!”
不等他多想,韓升也已經轉頭,開始了。
是的,轉頭。
跟許震一模一樣的套路,卻是這幾個人裡,開場設計的最好的。
看大家表演到最後也不是沒有好處,或者至少對於韓升來說,他在這一段裡不會演的,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抄其他幾個人演的部分。
當然,前提是你要臉皮夠厚,能無視其他幾個人的怒目而視。
“嗯,來了。”
王楚也沒多想,只是接臺詞。
“行,一會我們去的那家公司挺適合你的,我覺得你面試上的希望挺大。”
韓升這會就是自己的狀態了,語氣有點平:“到時候你上班,也和我公司那邊挺近的。”
“其實,我不想去。”
“不喜歡麼?也是,這個工作對於女生來說,有點太辛苦了。要不這樣,我再給你找一找...”
“羅海,我今天過來找你,其實不是說工作的事情的。”
兩人就這麼一來一回,開啟了對話模式。
場面一度很奇妙。
怎麼說呢?
這倆人對對戲,並不是很符合設定中的人設。韓升表演的羅海,沒有那麼熱情,甚至說熱情有點浮於表面的感覺。
但奇怪的是,並不尷尬。
臺下,許震也正在思考著,為什麼會不尷尬?
是因為自己設計感比較強麼。
好吧,確實,和這個韓升比起來自己確實不夠自然。
而原因可能是...
羅海其實已經習慣了靜怡的拒絕——邊上,張建成微微點頭,這個人是會動腦子的人。
今天這場戲,雖然對於演員來說都是第一場戲。但是對於電影裡的人物來說,他已經無數次被拒絕,所以對於這種事情絕對不會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
就好比第一天撿到十塊錢,非常開心。
要是以後經常都能撿到十塊錢,那開心地程度會下降,這叫邊際效益遞減...
可惜的是,光有邏輯沒用。
他的表演真的太生活化了,太平了,就像是從沒學過表演一樣。該有的東西都不明顯,僅僅有邏輯出眾這個東西,是不足以打動他們的。
“那行,你去吧,我不攔你。”
而中間,韓升也說完最後一句臺詞,點頭示意。
“好,我們商量一下。”
張建成點點頭,開始和兩邊的人小聲商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