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零庫存,王姓委員聽的很認真,接著問了幾個問題以後,說道:“蘇城,你覺得這個零庫存的供應鏈,是否能夠移植到國企中來?”
大華內部早就討論過這個問題。蘇城猶豫了一下,實話實說道:“我覺得,中小型國企經過改革以後,能夠應用零庫存的供應鏈,但有困難。大型國企要做這種供應鏈模式,需要領導者相當的魄力。”
此時的大型國企,多是從五六十年代發展過來的。現在員工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國企人了,互相之間的聯姻使得國企內部的關係異常複雜,除了推倒重來以外的改革,每一個都是一次挑戰。蘇城說是魄力,需要的其實遠遠不止是魄力。
這等於是要國企轉變管理模式了,對一個官僚機構來說,不會有比這更困難的東西了。
王姓委員默默點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蘇城生怕他讓大華幫哪幾個企業搞供應鏈改革,忙道:“我覺得循序漸進比較好,而且,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風格,大華的零庫存供應鏈和豐田的其實已經不一樣了。而且,國外的大型跨國企業,也不是都採用這種方式。”
“嗯,如果讓你來改革一家大型國企,你能做到嗎?”
蘇城不由的表情怪異起來。這種場合說的大型國企,估計都是副部級上下的企業了。他小心的道:“我的級別和資歷,恐怕不能撐起一家大型國企。”
“過幾年說不定就夠了。”王姓委員呵呵笑了兩聲,留了一個話頭。
周老拍拍手,岔開話題道:“行了,咱們繼續說海滄計劃吧。我先問一下,大華和中石化,有沒有合股經營的意向?”
兩人都驚訝的看向周老。
周老笑著擺擺手,道:“這個不是強制要求但是,如果你們願意合股經營,而且,雙方認為合股經營有利於海滄計劃的實施我們推薦你們搞一個合資公司,專門做這個海滄計劃。大華和中石化各有優劣,假如能夠發揮各自的優點,那就再好不過了。”
蘇城和宣總互相看了一眼,心知是大華的差異化競爭起了作用。
領導們希望合股經營,其實就像是消費者在商場選購商品的時候,經常說“要是這兩個東西的功能合併到一起就好了”一樣。差異化的競爭模式讓雙方的優點和缺點都突出了。
事實是商場裡的商品不可能具有全部的優點和缺點,大華和中石化也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差異化的要點。
倒是宣總覺得大華已經是技窮的黔驢瞭如果大華差異化的戰略都不能成功,委員們一定會傾向於更有經驗和資本的央企中石化。
於是,他主動問道:“如果我們不選擇合股經營的話,結果會怎麼樣?”
“那我們就再討論。
不管怎麼說,我們今天是要拿出結果的。或者你們商量合股,或者我們把專案給其中一家……”
蘇城不禁問道:“如果合股的話,比例呢?”
“你們自己商量。”
此話一出,宣總不由笑容滿面,道:“蘇董,你怎麼說?”
蘇城登時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
海滄計劃的建設是相當複雜的加上中石化這樣一個官僚機器估計會有不少麻煩。不過有他們的參與也會少掉不少麻煩,資金的壓力和施工技術人員的壓力也小的多。
但蘇城不是沒有嘗試過讓中石化參與海滄計劃的合資。當日的宣總拒絕了現在再選擇合作,又能得到幾成的股份?
而且,如果大華選擇合股中石化選擇獨資,又會讓大華顯的心虛。
“蘇董?”宣總笑吟吟的看向蘇城。
幾名委員也看向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