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時代,大家很少透過主動搜尋獲取內容,更喜歡演算法投餵式的被動分發。
於是透過智慧演算法推薦,位元組搞出來了自己的內容池,某條、某音之類的。
從引擎觸達,逐漸轉變為演算法推薦,這是移動網際網路相比較PC網際網路的非常重要的區別之一。
要麼,就將盡量多的內容網際網路企業,納入自己的麾下,建立內容生態圈。可以透過投資、收購、購買版權等形式。這點QE做的最好。
所以也順利成章的,圍繞流量,一場TT大戰也是無可避免的。
至於百渡,一手王炸玩的砸了。
在內容已經非常匱乏的時候,還把自己的應用切割成一個個資訊孤島。
在百渡搜尋搜自己的貼吧禁止瀏覽,需要下載APP,搜尋自己的百渡圖片禁止儲存,需要下載APP...自己跟自己不相容,這一手操作玩的那叫一個迷。
“圍脖那邊怎麼樣了?”
“上個月使用者突破了兩億。”
寧遠點點頭,銀河圍脖已經取代了新朗圍脖的歷史的地位,這一個泛娛樂化的網際網路平臺,已經同類網站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了。
即便張朝陽、小馬哥等人都想要在這個領域進行追趕,可錯過了最佳時機,也沒有寧遠本人的在娛樂圈這種影響力,根本沒機會了。
這場仗,銀河圍脖徹底是贏下了。
不過許仕平繼續丟擲問題,銀河搜尋在差不多的市場份額下,營收比百渡少了將近百分之三十,而銀河圍脖作為同型別的SNS網站領域的頭把交椅,還是處於虧本狀態。
其實對於寧遠來說,圍脖是不需要盈利的。
只要能作為流量入口,和泛娛樂化平臺,作為光通互娛、銀河影片、銀禾傳媒、啟點文學網引流作用就可以了。
但是銀河科技這邊不一樣,作為CEO許仕平要考慮的問題就跟寧遠不一樣。作為將要上市的公司,兩億的使用者的應用,還是必須找到盈利模式。
寧遠聽到再次聽到關於這個話題之後也是很無奈的笑了笑。
“圍脖先是一個社交網路平臺,其次是一個資料提供商,最後是一個內容提供商。這個平臺可以承載一定的媒體屬性,賣廣告位賺錢,但這個不能成為主要盈利渠道。我們要做的,是像扎克伯格那樣做時間線、做搜尋圖譜,讓使用者將自己的生活投影到網路上,透過圍脖,挖掘出單個使用者的需求和單個使用者的價值,收集資訊,經過整理,洞察潛在商機,分門別類的再轉賣給廣告主,在使用者需求和商業服務之間建立橋樑,我們從中收取過橋費,將使用者變現。”
換句話說就是,學小扎...
前世,新朗圍脖手裡,聚人不聚財,只賺熱鬧不賺錢,空守著巨大使用者群和流量,卻只能像傳統媒體賣版面一樣賣賣廣告,始終沒有找到明確的變現模式。
許仕平道:“你的意思是把圍脖是第二級平臺,它負責將輸入法搜尋引擎等一級平臺的沉默使用者,發展為互動使用者。在使用者規模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把流量向夥伴專案引導,對接內建遊戲平臺、影片網站、購物網站等網際網路服務?”
寧遠點點頭道:“還可以對接電影院、酒店、快餐等經濟實體。二級平臺中,都是高投入高產出的專案,這些專案是必須的,既為了盈利,也為了透過企業直系或旁系提供的各種產品和服務,將影響力範圍覆蓋到國內網際網路所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擴張企業版圖。”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圍脖的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要引導他們之間不要成為粉絲和偶像的關係,要成為朋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圍脖後來發展,幾乎是走進了死衚衕。媒體屬性越來越重,社交屬性則一點點的消失。
許仕平露出疑惑的表情,這個問題他是真的沒想明白。
寧遠繼續解釋道:“粉絲是什麼?粉絲是崇拜和仰望。最常見的粉絲是什麼形象?是在大明星出行,或者演唱會現場,機場,酒店這些地方,搖著紙板,大叫、哭喊,表情扭曲,舉著手機拍照,然後被警戒線和保安人牆擋在外面。
朋友是什麼?朋友是聊天,是爭論和互動。朋友是可以隨意暢聊今天詹姆斯得了多少分,梅西能不能拿帽子戲法,明天哪個朋友要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心意足又不貴;後天一個同事要結婚,在圍脖上問大家自己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好……這是一種平等的資訊傳遞。”
許仕平道:“你的意思是,粉絲和偶像之間的,資料資訊的價值不如朋友和朋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