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暗算了一下時間,安德里亞斯算的還是很精確的,自己到達延安的時候剛好是他撐不住的時候。
“你先下去休息。”周磊扭頭喊道,“傳令下去,全軍加快速度,務必三日內趕到延安。”
許朗和高晨回到了北京。自從范文程和濤敏離開金州以後,盛京那邊一直沒什麼動靜。和濤敏約定的下次談判的時間是一個月之後,許朗很擔心北京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和高晨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在金州等了,馬上坐船返回了北京。
許朗回來的還真是時候,北京出現了一點變化,安南使者到了北京向崇禎皇帝進貢,同時吳三桂父子和鄭芝龍也奉旨來了北京。
“你回來的正好,我原先還想派人去旅順叫你回來。”蔣北銘看見許朗很是興奮,“北京這一陣子發生了不少事,咱們的計劃可能要做大的調整,我先和你簡單說說。”
王承恩、吳三桂和鄭芝龍都找過蔣北銘,甚至內閣首輔薛國觀也找了蔣北銘側面詢問了一下榆林軍在洛陽的事情,因為薛國觀接到了楊嗣昌關於周磊抗命的訊息。
根據王承恩的轉述,鄭梉的使者是藉著進貢的名義來打探一下崇禎的口風,如果北越現在大舉進攻南越的話,崇禎會有什麼反應。好在崇禎並不是真的傻,知道現在是在重用榆林灣的時候,沒有榆林軍,李自成那邊就會很難辦。所以崇禎呵斥了安南使者,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告訴安南使者,榆林灣在安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意思,自己也希望能和安南保持友好關係,所以希望鄭梉不要輕舉妄動。
吳三桂父子來到了北京,但是祖大壽還是沒有來。崇禎下旨申斥了祖大壽一番,又同時擢升吳三桂為寧遠團練總兵,大大的嘉獎了一番。崇禎的意思是誰都知道的,吳三桂來找蔣北銘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一再對榆林灣降價和提供24磅炮、32磅炮表示感謝。但吳三桂又提了一個新要求,能不能由榆林灣幫忙在寧遠一帶也建設一個兵工廠,自己生產燧發槍和火炮。
鄭芝龍自從拿下長崎以後一直在忙著做生意賺錢,這次稀裡糊塗的被宣到了北京還不知道為什麼崇禎要見他。他來見蔣北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聽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崇禎這麼急著宣他進京面聖。
許朗聽完了蔣北銘的講述不覺笑道:“有意思了,越來越複雜了。”
“許朗,你先別笑。”張海在一旁說道,“你不在的時候我和北銘他們開了好幾次會,我們都覺得咱們的計劃是不是應該做一個調整,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
許朗想了一會問道:“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現在多少人?”
“差不多三四萬人,但是燧發槍不到兩萬支,火炮也就幾十門。”蔣北銘回答道。
“鄭芝龍在長崎有多少軍艦?”許朗又問道。
“不多。”張海答道,“他自己說也就三四艘,鄭芝龍在日本主要是做生意。”
“王承恩是什麼意思?”許朗問了第三個問題。
“他現在還沒意思。”蔣北銘笑道,“王承恩是希望咱們能拿出一個全盤計劃,他可以轉奏崇禎,由崇禎下旨。”
“西安那邊有訊息嗎?”
“周磊和韓萬濤的訊息昨天才到,周磊和盧象升現在依舊在延安;韓萬濤並沒有在洛陽停留,而是也去了延安。並且根據楊濤從大同送回來的訊息,王樸已經出兵了,弄不好延安會比西安先打起來,而且會是一場大仗。”
“其他還有什麼別的沒有?”
“有。”蔣北銘說道,“秦良玉的白桿兵已經出發,但是什麼時候能到目的地我們不知道;孫傳庭和楊文嶽現在應該到了洛陽;但是南京那邊的訊息我們並不知道,葛濤的北方總站不包括南京,訊息傳遞的有點慢。”
許朗走到了地圖前沉思了一會:“我和濤敏約好再有半個多月給他最後的答覆。但是我現在越來越不相信他說的話,他很可能是想爭取時間來說服皇太極進攻北京,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潘學忠問道。
許朗突然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學忠,你的特戰隊準備好了嗎,我們要考慮到一切可能。”
“已經準備好了。”潘學忠答道,“200人的陸戰隊,還有200人的軍官教導團和快槍隊,一共是400人。費爾南德斯已經把福州號開到了天津,一旦有變,可以從天津出海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