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永鬥想了一會:“範先生,此事老朽還需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不知範先生能否稍等幾日?”
“當然沒問題。”範秋明答道,“不過還要請範老爺儘快給在下一個答覆,因為已經有人在和我們商量商貿的事情了。”
“這個自然,請範先生略等幾日即可。”
範秋明告辭出了範永斗的家。許朗在給範秋明的信中提到了一個問題,讓範秋明先不要在意範永鬥會不會將這些物資轉賣給皇太極,因為許朗想同皇太極打一打貿易戰。
自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以來,後金就一直處於糧食短缺的狀態。努爾哈赤於1621年十二月初一,命令漢人如實報告儲存的糧食的數量,並且實行按人口定量配給糧食的辦法,具體的配給數量為:“按諸申的人口計算,一個月每人給四升糧。”四升糧約合十六市斤。即使這樣壓縮消費,仍然解決不了燃眉之急。
後金實行的事按丁編莊的農奴制的田莊,這種體制對於遼東地區原來的封建租佃關係是一種明顯的倒退,極大的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再加上明朝政府對後金的經濟封鎖,使得人參、貂皮等特產失去了傳統市場。天聰元年,後金就發生了大的災荒,“時國中大飢,鬥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外貿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故此,皇太極才不得已一次一次的入關掠奪。
但是現在的情況有了變化,後金已經征服了朝鮮,燾敏和燾功也叛逃到了皇太極那一邊。至於燾敏會如何改造後金的經濟,許朗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許朗認為只是一味地對後金進行經濟封鎖,效果可能不會太明顯。他想要用的是類似當初越王勾踐的辦法,把熟種子進貢給吳國,一下子打垮後金的經濟。可是具體要怎麼做,許朗還沒有什麼主意。
範秋明走後,幾個晉商又彙集到了範永斗的客廳裡。
“範老爺。”梁家賓問道,“那個先宋遺民和您說了些什麼。”
範永鬥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將範秋明留下來的東西放在了眾人的面前:“你們都看看,這些東西要是賣出去會有多大的利潤。”
幾個晉商一個個的都流露出驚異之色:“範老爺,這些東西是先宋遺民送來的嗎,這東西可比咱們現在的強多了。”
“諸位。”範永鬥慢慢說道,“咱們在商言商,如果諸位都覺得這些東西好的話,那老朽也可以和諸位保證,老朽已經和他們達成了協議,由咱們專營他們的貨物。”
“專營?”眾人都開始在心裡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
“不過他們也是有條件的。”範永鬥又說道,“這些東西的份額,要按這次咱們各家出力多少來分配,誰出力多誰的份額就多。”
“範老爺您是同意朝廷的意思了?”梁家賓問道。
“老朽從未說過不同意。”
“那我出2萬兩。”黃永發第一個嚷起來。
“我也出2萬兩.”又有人喊道。
“我出5萬兩。”梁家賓一下子加了3萬。
“我出3萬。”
“我出4萬。”
七個晉商一共湊了25萬兩,每個人都喊完了以後才發現範永鬥一直沒說話。
“範老爺。”黃永發小心翼翼的問道,“您出多少?”
“呵呵。”範永鬥笑道,“諸位給老朽一個面子,老朽湊個整數,也出25萬兩。”
眾人都在心裡默默說道:“還是範老爺財大氣粗,這一下子就佔了份額的一半。”
這件事基本就這麼定下來了。眾晉商告辭以後,範永鬥把他兒子範三拔叫到了自己的書房。
“三拔,你馬上去辦兩件事。”
“爹,什麼事?”
“第一,你馬上去見那個叫範秋明的先宋遺民,他現在應該還在客棧裡面。你告訴他,咱們八大晉商已經湊了30萬兩銀子,但是他必須把所有貨物的專賣權給咱們范家。”
“爹,不是50萬兩嗎?”範三拔奇怪的問道,“您不是說咱們家出25萬嗎?”
範永鬥看著自己的兒子沒說話,範三拔立刻明白了他老爹的意思:“爹,生薑還是老的辣,兒子佩服。”
“第二。”範永鬥沒理會兒子的恭維,看看了窗外,“你再找人送一封密信給那邊的人,把這個訊息透露一下,但是記住,不能說的太詳細,提一下就行。”
“爹,既然咱們答應了朝廷,而且這裡面的利益又很大,為什麼還要告訴那邊?”
“糊塗。”範永鬥盯著兒子,“永遠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你敢保證這次的遠征蒙古就一定能成功嗎,誰敢保證那些先宋遺民就那麼可信。”
“我知道了,爹。”範三拔不再說什麼,“我馬上去辦。”
盛京王宮的外面,一隊八旗兵手持燧發槍站成了一排,在他們的前面是一門6磅炮。
“開火。”
隨著領隊的牛錄額真一聲令下,30支燧發槍打響了,100米開外的一排木靶被打倒了幾個。
“開火。”
又是一聲驚天動地的炮聲,6磅炮把5斤的彈丸打到了1000多米開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