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鳴珂神色沉重的站起來對周磊回了一禮:“周千戶有如此忠君報國之心,本官甚是佩服。本官就答應你屯田一事,周千戶有什麼需要,只要本官能做得到的,本官定當盡力而為。”
“多謝管大人。”周磊說道,“屬下回去籌劃一下,如要需要耕牛、水車等物,屬下還要麻煩管大人代為購買。”
“你們要花銀子買?”管鳴珂的眼睛又瞪大了。
“管大人,難道有人白送嗎?”周磊反問道。
“不不。”管鳴珂一拍胸脯,“全包在老哥身上了,周老弟儘管放手去做就行。”
管鳴珂的心裡差點樂開了花,上一個城堡掙了五千兩銀子,雖說要給盧總兵分過去三千多兩,可自己也能落下小兩千兩。現在周磊又要買耕牛農具,那自己豈不是又要賺上一筆。
周磊看出了管鳴珂的心思,心中暗笑,嘴上說道:“管大人,屯田一事屬下還沒有和總兵大人說,不知是否需要上報總兵大人?”
“不用。”管鳴珂連連擺手,再告訴總兵大人,那自己還得分銀子,“老哥我就做主了,不必攪擾總兵大人。”
“多謝管大人。”周磊又提了最後一個要求,“屬下還希望管大人能幫屬下最後一個忙,招募一些流民,屬下可以管吃管住。”
“沒問題,流民你要多少有多少。”管鳴珂在心裡暗暗問道,“你們海南衛還要人不要人,你們怎麼那麼有錢?”
“主子。”王承恩在崇禎的身邊拿著盧抱忠的奏章,“宣府鎮總兵的奏章到了。”
“說了些什麼,有無榆林灣民團的訊息?”崇禎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這幫先宋遺民。
“回主子,有榆林灣民團的事。”王承恩回道,“盧抱忠說,榆林灣民團那個帶兵的周千戶在宣府鎮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自己築城練兵,並沒有駐紮在原先的衛所中;第二件就是他們正在招募流民開荒屯田。”
“屯田?他們為什麼要屯田?”
“主子,盧抱忠的奏章中引述了一段周千戶的原話,主子要不要聽聽。”
“念。”
“周千戶說,‘屬下雖非大明人士,卻也是華夏子孫。屬下不才,希望招募流民屯田,一為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穩,二為萬歲和各位大人解憂,三為我大明百姓能吃上一口飽飯。僅此而已。’”
“一口飽飯,如此而已。”崇禎沉吟半晌,突然說道,“擬旨。
宣府鎮千戶周磊、大同鎮千戶王謙祥,爾雖非大明子民,卻憂慮大明國事,勤練軍伍,治下綏靖,朕甚欣慰。特賜白銀100兩,錦緞10匹。望能撥亂濟時,扶翼大明。欽此。”
王承恩寫完聖旨卻問道:“主子,這二人剛去不久,主子就這麼大力嘉獎,奴才擔心他們會不會恃寵而驕。還有,周千戶雖說心懷國事,卻又單獨築城,單獨駐紮,這個奴才覺得有些不妥。”
“有功就要獎賞,他們能替朕著想,也難為他們了。”
王承恩聽崇禎這麼說就沒再說話,但崇禎卻突然轉了話鋒:“王承恩,你再擬一道密旨給大同總兵和宣府總兵,密切注意這二人的舉止,如有異動,可先斬後奏。”
“嗻。”王承恩稍稍放了點心,“奴才遵旨,奴才馬上就辦。”
周磊和楊濤站到了100多個流民的面前,這些人很自然的分成了2幫分別站著。有一部分是管鳴珂讓人送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張維慶帶過來的。張維慶帶來的那部分人的氣色明顯的要好於管鳴珂送過來的。
“大人。”張維慶站在周磊的身後說道,“這些人和小人都是鄉鄰,聽說大人這裡需要屯田的人,所以都自願跟著小人過來了。”
“謝謝你,老人家。”周磊說完走到了這些人的面前,“你們願意在這裡耕種居住嗎?”
眾人都沒有說話,人群中一個四十左右的人大著膽子問道:“大人,在這裡耕種是不是大人給我耕牛啊?”
“對。”周磊看向了說話的人,“我們不但給你們耕牛,還管吃管住,並且幫你們製造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