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現在不是讓你背書的時候。”程依依瞪了許郎一眼,“芷若也聽不懂啊。”
“沒關係,依依姐。”趙芷若說道,“你們說你們的。”
“可這一切都建立了科技的基礎上。”許郎沒在意程依依的暗示,“而科技又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上,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出了問題。”
“教育有什麼問題?”史顯揚問道,“這榆林灣學堂的教育模式不是你許郎弄的嗎,現在聽說你萬州書院弄得也不錯,還要什麼相容幷包。”
“我說的不是這個。咱們現在的教育模式還是按照咱們以前的來,理論重於實際,就連考試也一樣,就算你電路圖畫的再好,元素週期表背的再熟,能弄出蒸汽機來嗎?連範秋明都搞不出來,學了有什麼用?”
“你這話我覺得不對。”程依依反駁道,“沒有理論哪來的實踐?理論才能指導實踐。”
趙芷若實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依依姐,你們先說著,我再去炒幾個菜。”
“芷若,別累著。”程依依囑咐道。
“恩,我知道。”趙芷若站起來走出了屋子。
“許郎。”史顯揚見趙芷若出去了這才問道,“你平常和她說話也不注意?我感覺你總是不經意就帶出了咱們上輩子的事。”
“沒事。”許郎滿不在乎的說道,“當年在瓊州的時候她就習慣了,沒什麼事的。”
“哦。”史顯揚又接著問道,“我覺得依依說的沒錯,沒有理論哪來的實踐?”
“你們都誤解了我的意思了。”許郎解釋道,“我並沒有說理論不重要,我只是說實踐的東西太少,咱們自己人不會動手,不代表明朝人也不會動手。咱們可以教會他們理論,讓他們自己動手實踐。”
“他們自己動手?他們自己怎麼動手?”史顯揚問道,“說說你具體的想法。”
“你看看我的議案,都在裡面寫著呢。”
“太多了,誰有空看啊。”史顯揚笑道,“你先簡單說說。”
“你就懶吧你。”許郎滋溜喝了一口酒,“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在學堂裡單獨開設一個技術班,把現在一線的產業工人都定期培訓。也不用講太多的東西,就講機械原理,我們的目標暫時先定在蒸汽機和發電機上,咱們只講原理,至於怎麼製造讓學員自己琢磨。”
“這可行嗎?”程依依問道,“這些一線工人現在都很忙。”
“這就需要有刺激性。”許郎對史顯揚說道,“我今天把你叫來就是想讓你搞個專利獎勵方面的法案,有了物質刺激,就不怕他們不動腦子。”
“那個專利法早就有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幹嘛還要再搞一個。”史顯揚覺得許郎是多此一舉。
“原先那個不行,咱們的重新改,最好能加大獎勵程度。”
“還有。”許郎繼續說道,“咱們榆林灣的人太少,現在瓊州知府吳廷雲和咱們的關係還算不錯,我想把這種模式推廣到整個瓊州府。大陸目前咱們還插不進去手,只能先在海南鋪開。”
“許郎,你這麼搞法的話考慮沒考慮到費用問題?”程依依想的還是錢這方面的事。
“正因為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我才建議停止軍工科研。”許郎又解釋道,“依依你說的沒錯,咱們現在的槍炮已經領先了100年了,沒必要搞出什麼米尼彈,就算搞出來也不可能大規模生產。我的意思是咱們最好能制定一個五年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完成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然後把他推向整個大明朝。你們想,如果整個大明朝都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那恐怕不用咱們,滿清就打不進來了。”
“第一個五年計劃?”史顯揚搖了搖頭,“你太理想了,現在整個大陸連飯都吃不飽,拿什麼去搞工業?工業的進步是要建立在農業富足的基礎上的,這個陸老早就說過了,連農業都沒穩定的情況下你就想進入工業革命時期,我覺得絕對不可能。”
“你說的也不是沒道理。”許郎把自己的議案收了起來,“這個問題可能我真的忽略了,我再好好想想,等我修改好了再給你們看吧。不過我到真有個想法,可能這個想法比較大膽,你們給參考一下。”
“你的想法還有不大膽的?”程依依笑道,“先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