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的時間,西北這邊建立了不少的風能、太陽能發電塔了,而且隨著太陽能蓄電池的研究成功,這些電塔產生的電能也都被儲存起來被運動到各處了。
而距離這些發電塔大概幾百米遠的地方種了不少的樹木,其中有少部分的樹木是麵包果樹和饅頭果樹。
這兩種果樹因為投放到了西北這邊,已經適應了西北的氣候環境了,而那些生物專家、植物專家們已經培育了不少的果樹樹苗,現在種下去了一部分。
“真的沒想到,原來風和太陽光是能夠發電的。”一個家住在附近的村莊的植樹人看著不遠處高高的發電塔,感慨道。
“有了這些發電塔,咱們村子都有電用了。”另一個植樹人也很高興地說道,“聽說再過不久,咱們村就會牽電線了,以後咱們村也是有電燈的村子了。”
“是啊是啊,有了電燈真的方便很多啊。要是能夠賺更多的錢話,咱們還可以買電視。”
“電視太貴了,有電就已經很不錯了,晚上開電燈就不需要點蠟燭和煤油燈了。”
“是啊是啊。”
植樹人們都很興奮地暢想他們村子牽上電線之後村子有了電燈後的模樣,即使他們不太清楚有了電之後還能做什麼,他們也沒多少錢可以買更多的電器,但是單單是電燈就足夠讓他們高興了。
因為張程川交上去的太陽能喝風能發電的資料,現在不僅是在西北這邊建立了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在其他地方也有。
當然最多的還是水力發電,水利工從古至今一向都是很重要的,之前投放出去的水利工程的資料現在也運用了起來。
但是現在的建設能力肯定是不能夠跟幾十年後相比的,就像是三峽工程這樣的大工程也不是現在能夠建立起來的。
不過也不用擔心什麼,三峽大壩現在還建立不起來,但是全國各地還是建立起水庫和水力發電基地的。從小的開始建,等到以後技術成熟了,再把三峽工程給弄起來不就可以了?
現在這個時候,不少地方也已經收穫了米果了,每年兩季的米果產量還是很高的。而有了化肥這樣的好東西,米果樹長得也很好,並沒有因為營養不足而導致米果越長越小,產量越來越低。
黔省某山村,豐收了米果之後,把該上交的稅上交了以後,這個村子就把村民們應得的糧食給發下去了。
“今天咱們吃一頓蒸米飯,正好之前老三進山裡打到了一隻兔子,咱們燉兔子吃。”這家的當家人,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子看著糧倉裡的糧食笑呵呵地說道。
“哦,吃肉嘍——”
這家的孩子們聽到了爺爺說的話後開心不已,高高興興地蹦蹦跳跳,但是不一會兒就跑過去幫大人們幹活了。
因為米果豐收,他們也不用餓肚子,第一頓飯蒸了米果裡的米粒,蒸熟了以後吃著兔肉燉土豆,吃得特別滿足。
“真希望以後能夠每頓都吃這麼好,吃這麼飽。”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吃飽喝足了以後,腆著肚子說道。
“會的,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老爺子看著外面的米果樹,還有一棵還沒有長果子的油果樹,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