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拱手道:“臣馬上命人去辦挖溝渠一事。”
林重點頭,問道:“對了,糧食賑災下去,用於賑災的糧食裡面,記住,要參小石子進去。”
此話一出,一些大臣奇怪。
李淵道:“皇上,此舉…………呃,為何啊?”
“是啊,皇上,參石頭給災民們吃,豈不是做好事還會被人罵?”
“不妥,不妥啊,皇上此舉雖然能讓災民少吃一些,但容易有怨言。”又一個言官搖頭晃腦,顯得自己很能幹:“懇求皇上,收回成命。”
林重卻是道:“朕這麼做,自然有朕的意思在裡面,米里參了小石頭,雖然吃飯磕人,但卻杜絕了有人從中牟利,眾卿,你們說呢?”
聞言。
一群大臣吃了一驚。
往米里參小石頭,杜絕從中牟利?
這個辦法仔細一想,絕啊!
以往賑災糧食,下去之後,層層剝削,到百姓手上的時候,往往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這也是歷朝歷代皇帝頭疼的地方。
而林重此舉,有效解決了有人貪汙糧食的問題。
因為這糧食裡面有小石頭,有人貪汙回去想賣,有小石頭的大米,那怎麼賣得出去?
賣不出去,只能作罷啊。
除非那些貪汙的人有那個閒情,在米堆裡把小石頭撿出來,但這份工作,談何容易。
無異於大海撈針。
“皇上英明。”
一時間,百官驚喜。
當然了,幾個原本抱著貪點小財的大臣,有些不爽,尋思著這次不能撈一筆了。
“河州一地,近期沒出現差錯吧?”林重又問。
李淵道:“皇上英明,提前安排張正居大人負責河州一地,現在那裡物價最是平穩,災民受到妥善安置,百姓們並不很大怨言,反而那裡還流傳著皇上的美譽。”
“是麼,那就好。”
林重放下心中石頭。
因為根據,河州一地,是最先開始作亂的地方。
現在那裡管理的井井有條,不會有大問題了。
……………………
與此同時。
主角張小凡居住的衛城之中。
作為河州的下游地區,衛城也遭遇了洪災。
好在衛城主城地勢較高,城內居民並未受很大影響,但城市四周的村落和城鎮,損失慘重。
很多民眾良田被淹沒,屋舍被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