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程咬金還想要說什麼,他止住道:“好了,不說這事了,我心中有數。”
“現在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趕路,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程咬金聞言鬆了口氣,他就擔心姬松腦袋發熱做出衝動之事。聽到他的話,這才放心下來!
此事暫且不談,隨後命薛禮帶人前去接守戰馬。
那些新兵當知道馬上要擁有自己的戰馬後,一個個就像馬上要娶媳婦一樣,別提多高興了。
他們大多數人都會騎馬,不會的也在長安這段時間學的有模有樣。有著雙邊馬鐙的戰馬,新兵們上手很快。雖然和草原上的騎兵相比差的還遠,但至少不會從馬上掉下來。
此去西域按照現在的速度至少還得數月時間,這段時間足夠他們熟悉戰馬了。為了提高他們的騎術,後面有他們受的。
要是不出意外,後面這段時間吃住都在馬上,是睡覺都給我在馬背上睡。
要是其他人恐怕會受不了。但這些新兵可都不是一般人。全天下挑選出來的漢子,身體上那是絕對沒得說。這點苦頭還是吃得的。
隨後,姬松召集各部校尉以上將領議事。話不多說,他將每部劃分為三千人,總計四萬五千人,這樣算起來就是十五部,除兩部為親衛營外,其他每部都將在接下來的時日輪流做前鋒。
一是熟悉戰陣,二來則是練兵!
沒錯,就是練兵。
安西太過遙遠,輜重運輸不便,所有大部隊作戰的能避免就避免。主要還是以輕騎賓士,包抄殲滅為主。
而在華夏曆史上,公認的輕騎巔峰,當然就是後來的蒙古鐵騎了。
成吉思汗帶領數萬鐵騎就能橫掃中亞各國,更是打到的波羅的海。如此現成的桉例他不借鑑簡直就是傻透了。
大唐的騎射本領確實不如草原人厲害,但要知道此時的大唐軍中異族人佔據的比例並不少。更不用說一些僕從軍了。
就這次新招的新兵中,草原人就佔據了三成之多。不同於中原農耕文明,草原上的成年男子想要改變命運,上戰場才是最直接的選擇!
再者,大唐軍中騎乏優缺點,但可以從其他地方彌補。比如說弩箭!
這次他可是差點將將作監的弩搬空了,四萬多人的軍隊,弩的配置都快也達到一半了。
這也是他請求皇帝帶領一批工匠去安西的原因。
要是其他人敢提出此要求,李世民就算不立刻斬了,也不敢再用此人了。帶著這麼多軍隊,還要工匠自給自足,想要幹什麼?列土封王嗎?
也就是姬松,不然想都不要想!
除此之外,大唐的鎧甲因為鋼鐵的變革,現在的造價已是開國之初的十分之一還低。除了一部分人是皮甲外,一萬多十六衛將士,以及大半新兵都是身穿魚鱗甲。
以前魚鱗甲的鱗片是一片一片人工打磨出來的。但自從水利鍛造機出現後,鱗片的打造簡單至極。只要鋼鐵足夠,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並且由於鋼鐵的硬度提升,現在的魚鱗甲比之前薄了不少,但防護力卻沒有降低,甚至還有提升。
如此一來,重量只有之前三分之二的魚鱗甲,已經是軍中標配。
另外,自己的兩營親衛,一營由薛禮統領,乃是異族聞風喪膽的陌刀兵,一人雙馬,一馬馱人,一馬馱兵器鎧甲。
上了戰場,穿上鎧甲,拿上陌刀,那就是一支戰爭機器!
另一營由薛萬徹這個勐將統領,也是一人雙馬,不過卻不是陌刀兵。而是重騎兵,身穿六十多斤的重鎧,馬是花大價錢購買的河曲馬。
高大威勐的戰馬,配上武裝到牙齒的重騎兵,這就是他給大食人準備的‘驚喜’!
河曲馬爆發力極強,雖然耐力不如草原馬。但對於重騎兵來說那不重要,難道還能指望他們追敵不成?
在戰場上他們就是最鋒利的矛,鑿船敵陣,破敵催鋒。他們的存在就是為打破僵局做準備的。追敵有輕騎兵,遠端有弩車和騎射,他們的任務就是摧毀敵人的陣地,打破敵人的心理防線!
走出玉門關後,這裡聚集了大量的商隊。他們都是走絲綢之路的商賈。有中原漢人,有波斯人,但獨獨沒有大食人。
當大食決對東進,並且付諸行動時,那就是說向大唐宣戰了。
對於敵人,大唐可沒有什麼好客氣的。凡是停留在西域的大食商賈全都被扣押了。雖然不至於沒收財產,但想要離去,那至少要等到戰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