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無奈’,只能搖頭嘆氣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好似在替劉先成可惜!
劉先成目光復雜地看了老師一眼,老師為何這麼做,他能不知道?
收回心思,他沉聲道:“臣願意,還請陛下成全!”
李世民久久不語,看著劉先成再看看閉目不的姬松,心道:劉先成啊劉先成,你老師為了你寧願損害自己的名聲,也要保你周全,今日過後,大家只會說姬松身為人師,卻德行不張,弟子劉先成堅持底線,不為權貴,只為不辜負有心人。
朕這個皇帝也將被眾人稱讚,成全臣子一片痴心,大臣們也會被眾人誇讚,稱他們為君子,只有姬松成為有違師德的典範。
“擬旨,朕憐其一片痴心,其封賞不變,封為岐山伯,食邑五十戶,其餘若干。另下旨賜婚,令其與孔氏早日完婚,欽此!”
劉先成淚流滿面,扣頭謝恩道:“臣謝陛下成全,陛下大恩無以為報,必將用餘生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先成隨後退下,這時所有人都看向了姬松。
因為大家知道,現在只有姬松一人未曾受封,現在也該輪到他了。
有人想要阻止,但想到什麼後,都搖頭退下了!
不是不想阻止,而是根本阻止不了,之前姬松立下的功勞足以令他更進一步,但都被皇帝壓了下來。
當初他們還為此和皇帝硬剛過,要是這個時候阻止,那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果不其然,只見李世民站起來說道:“姬松何在?”
“臣姬松在此!”
姬松面無表情,來到中間躬身道。
李世民目光復雜,想起從貞觀五年開始相識之後,他與姬松的種種,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平日裡他都當做其是自己子侄一般。
無論闖下多大的禍,他都一笑了之。
這些年他東奔西走,創司農寺,開天下田畝,足關中糧倉,使關中大地能夠自給自足,更是為大唐拿下了天下七成田畝,讓朝廷就此不再缺糧!
北上漠北,追逐千里,以千人衝擊突厥王庭,生擒頡利,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
山東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還是他率領剛成立的水師南下搶糧,使山東危急關頭渡過難關。
宣州五年,為大唐多得一賦稅重地,建鐵城,改良高爐,大量產出鋼鐵,使大唐不再缺鐵,百姓也能用得起鐵器農具,使得勞作效率大大提升!
之後又組建遠航水師,只為得到傳說中的高產糧種,現在是他的弟子冒著九死一生而危險將其帶了回來,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糧種。
十餘年時間傾家蕩產建立太白書院,徹底打破世家門閥對讀書人的壟斷,開大唐先河!
如此種種,哪一樣不是天大的功勞?
之前還能以他年輕為由壓著,但現在不行了,看著姬松美髯垂頸,都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了,是啊,都不年輕了。想到當初見他還是少年的模樣,頓時有種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今有大唐開國好畤縣侯姬松,十餘年間,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徵漠北,創司農寺,東出救百萬生民,出鎮宣州,五年富其地,建遠航水師艦隊,得高產糧種,建太白書院,為大唐培養讀書人..........”
“之前朕以其年幼,怕拔苗助長,但今時今日,卻是不得不賞了.........”
“姬松上前聽封........
&n..pppp('姬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