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赫的期盼中,終於有聯名訴狀遞上了公堂。
蘇文裴想要息事寧人沒成,大理寺與刑部拿著皇帝聖旨說要聯手徹查。
三司會審,蘇文裴嚴重感覺事情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細想下來,這件事從查案開始就沒在他的掌控之中過。
會審第一日,晏承便以替所有被害者說話的訟師身份上了公堂。
大周本來對訟師這個職業就沒有明文的規定,有個功名或是身份的,都能替那些不通文墨的在堂上說話。
蘇文裴想挑理都挑不出來,聚集了整整一日的鬱氣。
死去的管事跟販賣私鹽有關,那便是死有餘辜。
誰想到在晏承的巧舌之下,只有其中幾人與販賣私鹽有關,其他的都成了被無辜牽連的可憐人,包括他們府上的管事...
經過一天的審理,聖宣王府販賣私鹽的證據明瞭。
他們還為了掩蓋惡行,將所有管事殺人滅口。
幸好,公堂之上的都是間接的證據,還沒能出現能夠直接指向聖宣王府某個主子的決定性證據。
案件脈絡初現,第二日的堂審,天赫與欒總督都被傳喚到場。
天赫不用說,欒總督是大周有名的鐵桿人物。
都知道,那個不長眼睛的敢在他的領域動土,那都是要當心項上人頭不保的。
誰想到,在欒總督頭上動土的會是個小不點呢...
即使京城百姓聽多了有關聖宣王府的風言風語,也對赫郡王耳熟能詳。
但是親眼見過之後,大家還是感嘆,這麼點的小人能幹啥?
人們不禁猜測,是聖宣王有意推赫郡王出面頂罪。
他們可是都聽說了,赫郡王並非聖宣王親生。
堂上判官跟晏承都沒有想到,天赫會真的隻身到場。
晏承不禁想,聖宣王難道真的是冷血無情之人,讓一個孩子獨自承擔一切?
他皺起眉頭,打量已經有過一次對面經驗的天赫。
任他怎麼看,都看不出小小天赫的眼中有任何的恐懼。
他想,到底是聖宣王自私怕事,還是他有這個自信?
無論如何,天赫隻身到場都不是壞事。
今日之後,聖宣王會成為為了私利罔顧王法,又因怕承擔責任而將一個孩子推出頂罪的卑鄙之人。
事情順利,一可剝奪了天赫的郡王爵位。
二能毀了聖宣王的名聲,那得到他手中的兵權也指日可待。
晏承定了定心,同天赫見禮。
天赫也從容的同晏承以及在場的其他官員見禮。
小人兒氣勢從容不迫,其他官員則是點頭哈腰。
場面上看,天赫並沒有輸了陣仗。
不管大理寺卿的各種客套,天赫對他說。
“大人繼續,本郡王只是來走個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