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泉子已經消耗了不少力道,加上前面的損耗,他的身體內,力道越來越少。
比起阿讓的體內力道,泉子已經處於下風。
繼續比賽下去,阿讓不要過分浪費身體的力道,只管和泉子周旋下去,便能取勝。
直到最後,阿讓攢足所有的力道,衝著泉子的鎖骨處,深沉地重擊一下。
不用猜猜的結果,泉子會轟然倒地,並且是,再也爬不起來。
他的力道已經用盡了,渾身顯出無力狀。
當然,上面的程式,是我的假設。
現場的決鬥中,阿讓未必會按照我的假設去操作。
這麼說,這一局的結果,還要看看阿讓的具體動作步驟了。
跟著,阿讓出手了,趁著泉子出擊落空的機會,阿讓不再後退,不再沉默。
他要爆發了。
只見,阿讓突然揮動左拳,依然屬於虛晃攻擊的姿態。
右拳緊隨著左拳,直直衝擊的節奏,照著泉子的鎖骨處,轟然地擊打過去。
出拳之前,他的身體轉成側身狀,兩隻腳呈前角八字形,嗖嗖地滑行,向泉子迫近。
於是,等到阿讓揮拳出擊時,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已經相當近了。
泉子的反應很快,眼神忽悠一下,馬上確定了阿讓的攻擊重點,就是自己的鎖骨處。
他的右拳,倏一下,縮回到胸前鎖骨處,橫亙在前面。
左手沒有閒著,只管在面前狂舞一番,起到緩衝和擾亂阿讓的作用。
從而降低阿讓的拳擊力道。
阿讓瞅到泉子突然擺出來的兩隻拳頭,他只管使用左拳,就是虛晃的那隻拳頭,直直地纏住泉子的左拳。
頓時,兩個人的左拳糾纏在一起。
阿讓的右拳沒有停頓,斜刺裡繞過泉子的左拳,直直地擊打在泉子的右拳上。
力道之大,泉子愣是沒有反應過來。
就是,他的右拳猛然晃盪一下,強大的力道,穿越右拳,直達他的鎖骨處。
泉子的右拳被阿讓的力道挾持著,撞擊在自己的鎖骨處。
馬上,泉子的身體大力晃動幾下,連帶腳步,也是退了兩步。
我去!為何不是一步或者三步呢?我瞅到這一幕,又是暗啐一口,埋怨那種惱人的習慣性數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