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後陣一動,前陣之人可就無心再戰。
“不好,漢軍襲我後陣。”
渠帥高陽回頭一望,驚呼一聲。
周尋此時心裡也是一陣驚慌,知道後陣一動,軍心已亂,此戰已不可勝。
他稍微鎮定了一下,對高陽說道:“渠帥,咱們快撤退。”
又下令所率兩千士卒緊緊跟在高陽身邊,護著高陽向後逃去。
連渠帥高陽也跑了,正在與漢軍廝殺的黃巾士卒更是無心再戰,紛紛轉身向北逃去。
劉達見到此狀,再次舉刀大聲下令:“全軍進。”
令旗揮動,李乾和各部校尉率領漢軍人馬向黃巾衝去,只留下王朗將軍和五百士卒護在劉岱父子身邊。
劉岱此時已經是臂酸手疼,可是此刻見到漢軍全軍衝鋒,他好像忘記了自己痠疼無力,更加用力擊鼓,同時大笑喊道:“漢軍威武!”
鼓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急,把劉達心中敲得一陣熱血沸騰,要不是腿上有傷,他都想拍馬衝上戰場去了。
漢軍全軍壓上,黃巾士卒全面潰逃。
李典帶領壯民跑出三四里後,按照之前約定的,全部站定,返身向南跑回,全部都在大喊:“漢軍從後面殺來啦。”
雖然此刻他們喊的都是兗州口音,可是大家都在逃命,誰還管他是哪裡的口音,只聽清了是漢軍從後殺來,又跟著這些兗州壯民轉身跑回。
於是,黃巾後陣計程車卒向南跑,前陣計程車卒向北跑,兩撥人衝到一起,許多人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不知道該跑向哪裡。
大批漢軍從後殺來,混在黃巾眾中的兗州壯民此刻臉上都塗上黑炭,大聲喊著“渠帥已死”,正在砍殺黃巾賊人。
既然前面有漢軍,後面也有漢軍,這些黃巾士卒只得向東西兩面逃跑。
周尋護著高陽,也不知道北面是否真的有漢軍殺來,但也不敢向北面逃去,只得轉向東面,想要跑到東平陸去。
漢軍一直追殺到日斜才罷,俘虜了不少黃巾。
劉達留下李乾率領三千人打掃戰場,待打掃完戰場再回兵駐守大營,自己則和劉岱率領大軍即刻向壽張挺進,要在黃巾潰逃之際奪下壽張城。
壽張沒多少黃巾守卒,又聽說黃巾大敗,漢軍還押來了不少俘虜,他們不得不獻城而降。
進了壽張城,知道黃巾大部分逃往了東平陸,劉達提議,放走留在壽張的這些傷兵和老弱婦孺,以示寬仁,讓他們去東平陸給黃巾渠帥帶話,勸他們來降。
李乾清掃戰場之後,回到漢軍大營,即接到劉岱之令,讓他們舉營遷入壽張城。
此戰斬殺黃巾一萬餘人,俘虜六千多人,而漢軍只傷亡兩千多人,主要是前面與黃巾前陣交戰時的傷亡。
周尋護著高陽逃到東平陸,潰兵慢慢聚攏而來,復有五六萬人。
在壽張被漢軍放走的傷兵和老弱婦孺來到東平陸,向高陽轉達了漢軍的意思,只要他們願意降服,漢軍便不會再追擊,否則,必會讓他們全部葬身兗州。
周尋長嘆一聲,對高陽說道:“渠帥,漢軍不可勝,劉使君和劉少君皆是寬仁之人,為了這些鄉親們不再死傷,咱們降了吧!”
高陽亦是長嘆一聲:“不知王渠帥在濟北如何了。”
“就算王渠帥攻下了濟北,他能敵得過漢軍嗎?咱們帶著這麼多鄉親,行軍緩慢,漢軍追來咱們如何抵擋,難道要丟下這些鄉親自己逃跑嗎?”
“真的只能降了嗎?”
“不降即死啊,渠帥!”
高陽久思無奈,只好答應降服漢軍。
他親自和周尋去壽張向漢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