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來找曹操,問道:“明府可知三十萬黃巾南下了?”
曹操眼睛一眯,笑道:“當然知道,怎麼了?”
這麼多人移動,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就是劉達率領兩萬人屯守鉅野,王朗率領一萬人屯守金鄉他也知道。
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肯定會隨時關注時勢變動的。
目前兗州最大的焦點,就是聚在東平的百萬黃巾,他東郡也在時刻提防著黃巾過境。
“明府就沒有別的想法?”
陳宮閃著眼睛問道。
曹操知道陳宮此問的意思,不就是想讓他趁勢出兵,把留在東平的黃巾逼下山陽,好讓劉岱戰死或者像王肱一樣棄城而逃,然後他來當兗州刺史嗎?
其實在知道黃巾南下的訊息時,曹操就想到了這個,只不過他一直在猶豫。
首先是靠自己這一萬多人的兵力,能不能把東平的七十萬黃巾逼下山陽。
如果黃巾不是南下,而是逆來相擊要怎麼辦?
其次是這麼做,對他的名聲會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雖然劉岱殺了橋瑁後名聲不好,但後來他死戰護兗的義舉又為他挽回了不少聲名。
而自己故意把黃巾逼向山陽,害死劉岱,那些有識之士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而人才,又是他目前最想要的。
見陳宮閃著眼睛,他知道這是在向自己暗示,但曹操還是裝糊塗問道:“有何想法?”
陳宮一笑,以曹操的聰明才智,絕不可能想不到是什麼問題,他這麼問,明顯是想讓自己明說出來。
“明府以為,劉兗州能擊敗黃巾嗎?”
“哈哈……這我不知道,不過劉文弘率領兩萬人馬屯守鉅野,王朗將軍又率領一萬人馬屯守金鄉,昌邑還有臧子源和五千人馬,我只知道,南下山陽的三十萬黃巾肯定討不到便宜。”
曹操對劉達的能力不敢肯定,但從他提議屯兵鉅野和金鄉來看,他至少懂得些制敵之道。或者他身邊有智謀之士,聽說東阿的程立就被他請了去。
只要他們據城堅守,黃巾攻城不下,必定會返回東平,到那時劉達和王朗率軍追擊,黃巾敗不敗可就難說了。
“三十萬黃巾討不到好處,如果是一百萬黃巾湧下山陽呢?”
陳宮終於說出了他的本意。
如果是一百萬黃巾湧下山陽,三十萬黃巾卒,各分出十萬圍住鉅野和金鄉,再以十萬圍攻昌邑。
昌邑被圍,鉅野和金鄉的漢軍必定會急於相救而出戰,戰則易敗,如此一來,山陽必破,劉岱必死。
曹操指著陳宮笑了:“公臺,你為何如此毒?”
“只要劉兗州一死,明府得了兗州,宮領東平便可。”
陳宮向曹操提出了條件,想要當這個東平相。
曹操本來猶豫的心,此刻也被陳宮說動:“只是我要如何才能把東平的七十萬黃巾趕向山陽?搞不好,反而會把七十萬黃巾吸引到東郡來。”
見曹操答應條件,陳宮大笑道:“只要明府答應,只需給鮑濟北去書一幅,相約同時出兵向東平擠壓,而黃巾在山陽又一時難下,其必會舉眾向南,棄東平而入山陽。”
“唔,容我考慮考慮,明日再定。”
“將軍,不可再慮,戰機稍縱即逝啊。”
“不急在這一日,你先去吧,明日再來,我必復你。”
陳宮無奈,搖頭而出。
看著陳宮離開,曹操立即對府役吩咐道:“去把文若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