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人類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不僅飛船上的人,還有地面上的全人類,哪怕是東倭當中也有人關注著此事!
他們也從直播的畫面當中看到了相同的畫面!
當然,之前海洋綠洲號一二次升空的時候,他們也看到了!
但是現在,是七艘飛船同時升空,傳回來的是許多個不同角度的畫面!
依然讓人感到震憾!
因為這是一個對他們來講無全陌生的世界,基因中的好奇與探索精神使他們興奮!
“一個月前,我完全不相信人類真的能做到!”
“人類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走到今天,也才二百年!”
“太空科技從茹毛飲血的時代走到今天居然只用了64年!”
“躍空探索,從燃料引擎到核聚變引擎,竟然只用了1個月!”
“多麼偉大的發明啊!”
說劃時代都有點貶低的意思了!
這可能會引領全人類的一次新的進化發生,是質的飛躍!
人們不再覺得自己被困在地球牢籠了!
“青同時代號,海洋量子號……祝你們好運!”
李竹林說道!
“也祝你們好運!”
隨後!
另外五艘飛船開始前往各自不同的工作區域,她們龐大的身軀,足夠裝下作業時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海洋綠洲號,藍色空間號則是前往地球和金星之間的區域。
因為這裡距離太陽更近,受到的太陽風更猛裂!
那麼太空中出現的正反粒子湮滅現象會更多!
而反物質粒子,也更容易在太陽風比較猛烈的地方發生反應,更容易被探測到,這樣一來就可以進行捕捉收集!
早在飛船造好之初,鄒思遠和麥利弗就把他們的微粒子探測器發往那片區域,進行大範圍的搜尋和探測!
因為正反粒子湮滅現象的不穩定性,所以鄒思遠的探測器是懸浮在一個地方,靜靜等待。
麥利弗的則是不停地在周圍移動著,探測任何可能存在的反物質,包括微小的反物質粒子!
此時鄒思遠顯得有些興奮。
“同志們,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探測器已經探測到40多次的正反粒子湮滅現象,說明這種現象在廣闊的宇宙中,是很密集的現象!”
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量將大大減少!
“這一次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收集這些現象,然後電離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微觀蟲洞!”鄒思遠說道,“現在就看麥利弗教授能收集到多少反物質了!”
對於如何利用反物質撐開蟲洞,其實他們還在研究當中!
不過鄒思遠相信,只要收集到足夠的反物質,他就有辦法利用反物質把蟲洞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