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希連出幾道,都不是最開始跟自己說好的內容,秦雲旺心中憤恨,只盼著雲裳能一直接了秦雲希的話,讓他跟秦雲生都答不成,成全了自己的面子。現在聽老太太竟然要雲裳閉嘴,頓時就急了:“奶,讓蓮兒說啊,大哥連蓮兒都考量不過的話,可沒資格考量我跟二哥。”頓了一頓,自己得罪秦雲希還不算,他還拖著秦雲生一起下水,衝著秦雲生問道,“你說對吧,二哥?”
秦雲生不是傻子,他可不想得罪秦雲希,否則光是老太太,就能生吞活剝了他,正想著如何應對的時候,卻聽到了雲裳搶先說了話:“大哥,你就出些什麼三百千那種難的嘛,不要出這些簡單的了。”
聽到雲裳這句話的時候,秦雲希差點沒被氣出血來:竟然說三百千那提供啟蒙的東西比《論語》、《孟子》難?簡直有辱斯文。
等等,秦雲希攸地福至心靈,秦蓮兒說三百千難,她的意思難不成是她不會?
一想到這裡,秦雲希就開口試探地說了一句:“子不學,非所宜。”
片刻的安靜之後,終於有人接了話:“幼不學,老何為。”
看到接話的人是秦雲生,秦雲希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終於不再是秦蓮兒了!
圍觀眾人見雲裳這次沒說話,自以為秦雲希真的換了更難的考題,又見二郎秦雲生答了上來,不禁自發地拍手叫好。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見到雲裳果然回答不上三百千里的內容,秦雲希再也不用自己花費了一下午特意整理出來的句子了,而就在三百千里挑選著內容,進行提問。
而他在三百千里挑選內容了,可就苦了秦雲旺了——他下午跟秦雲希商量好的作弊的句子,可都不在三百千里。
不過,幸好到底還是在學堂讀了好幾年的書,有一些句子他還是有印象的。
然而,叫他生氣的是,好不容易聽到個別句子熟悉,每每開口的時候,卻總被雲裳給搶先回答了去。
完了,還特別天真無辜地看向他們,說這一句太簡單了,她也會。
其實秦雲希會說出那麼簡單的句子來,目的就是在照顧秦雲旺,但偏偏他自己不爭氣,連個小丫頭都搶不過——而且,話說回來,秦蓮兒竟然也能答上一些三百千里的內容,秦雲希心中頓時警鈴大作,生怕又出現先前那樣的情況,他只能挖空心思想些複雜生僻的內容進行考核。
終於,一炷香之後,這場原本讓秦雲希秦雲旺都特別期待、現實卻是生不如死的考核,終於結束了。
結果也是明顯得很:以秦雲旺一句都沒回答上來告終。
眾人被老太太邀請來的時候,原以為能看到一個跟平時印象裡不一樣的秦雲旺,卻沒想到結果還是跟最初的印象一樣。有些人還記得錢氏最開始那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時候當著她的面,就直接問老太太,秦家最後不去學堂而在家做活的孫子是不是已經定下來,是秦家三郎了。
這原本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想到先前信誓旦旦說誰輸了就不用去學堂浪費銀子求學了的老太太,竟然猶豫了。
徐氏原本對結果喜出望外,以為自家孩子可以繼續求學了,見到猶豫了的老太太,頓時沒了笑容。
老太太最開始說不讓她家孩子去學堂,理由是先生說的不是讀書的料,她信以為真,差點就委屈了她的孩子。現在結果明明已經證明了秦雲生是塊讀書的料,他至少比秦雲旺優秀,老太太竟然對自己說過的話,猶豫了。
就在這個時候,雲裳在她耳邊問道:“孃親,倘若今天贏的人是三哥,而不是哥哥,你說奶她還會猶豫嗎?”
醍醐灌頂一般,徐氏突然明白了“真相”:老太太根本就是不喜歡她家二郎,一早就已經不打算供二郎讀書了,什麼先生說的話,根本就是藉口。
原來她一直以為的老太太只是不喜歡她,但對她的孩子們還是跟三房一視同仁的想法——跟大房自然是比不了的——根本就是笑話。
“姐姐,哥哥還能唸書嗎?”一直跟雲裳呆在一起的秦雲最悄聲問道。
“應該不能了。”雲裳回答道。
這個結果,她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