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年三十中午這一頓,他們就打算簡單而精緻雲裳的原話一些,做麵條。
這個年代,能吃上面條,那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幾乎談得上是奢侈了,但麵條煮起來又非常簡單快捷,拿來待客,尤其是這麼多的客人,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陶家依舊在院子裡弄了幾個簡易的灶臺,依舊還是去別家借了鍋來,幾個灶臺同時開火,當鍋裡的水沸騰起來的時候,麵條被放了下去。
麵條剛下去,一股濃郁的香味就從陶家的灶房裡傳了出來。
現在灶房裡,主廚的人,是雲裳。
她用兩個鍋,一個鍋煸肉煸油,炒出來作為麵條裡的臊子,而這讓人眼饞嘴饞的香味,就是從這一口鍋裡發出來的;至於另外一口鍋,那味道也是不遑多讓那是昨天就已經熬好了的高湯,這會兒已經被紅火燒得不斷地咕咕響。
陶杏兒在給雲裳幫手,見高湯熬熱了,就將鍋從灶臺裡取下,又重新換了一口新的鍋上面,將早就清洗乾淨的白菜,丟了進去。
外面的院子裡,也有一個灶臺再同步地煮菜。
白菜是最先好的。
陶杏兒跟顧山劉德三人一起,按照雲裳的要求,將家裡所有的碗,包括借來的以及蔣家趙家王家自行帶來的,全部一字型鋪開,一個負責將分菜,將熟了的白菜,全部夾起來,放到了碗底;一個就將鋪好了白菜的碗端到高湯的鍋邊上;剩下那個就負責舀上小半勺高湯淋在白菜葉子上面。
不一會兒,各個灶臺的面好了,大家就去端了淋了高湯的碗過來,添上白白的、光是看著就讓人吞嚥口水的寬麵條,然後再舀上一湯勺的麵湯,誰餓了誰就先領。
領了面的人,就鑽進到了灶房裡面。
這時候,炒了滿滿兩鍋的肉臊子已經出鍋了,滿滿的幾個大盆放在灶臺上,看著就讓人食慾大振。
守在這臊子面前的人,正是陶家有著絕對權威,甚至在幾個家庭裡面都有一定的話語權的蔣荷花。
她也不分來的人是誰,反正就一個湯勺,每個人過來,都是滿滿的一大臊下去,肉多、油也多,淋在白乎乎的白麵上,油滋滋的發光,每個過來的人,都會忍不住吞下口水。
就連蔣荷花自己,都悄悄吞嚥了好幾口。
領了肉臊子可還沒完。
炒完了臊子的雲裳,這會兒再次忙碌上了,鍋里加油,就是四五個雞蛋同時下鍋。
第一個人進來的時候,煎雞蛋已經熟了,因為實在是沒家樣放了,雲裳索性就直接用飯鏟,剷起一個來,放到了那人的碗裡自從,整個煮麵的環節才算是全部結束了。
那人剛轉身,還沒離開廚房呢,就又有人端著面進來了。
也是同樣的流程,蔣荷花負責舀臊子,雲裳負責給煎蛋。
而每給一個煎蛋,雲裳就會表演一次單手打蛋,可把被安排了燒火的陶連文給看得眼熱。
“小顧,你這動作也太帥了。”他發自內心地誇獎,又要打蛋又要煎蛋,還要負責給大家添煎蛋,之前大家在討論分工的時候,陶連文就覺得雲裳負責的太多了,很容易手忙腳亂,雲裳說她足以應付。那時候,陶連文還以為她就是吹牛,想要在陶杏兒面前裝威風,現在他才算是徹底地明白了,人家這是實力說話。
“是啊,竟然一點都不亂。”蔣荷花也感嘆,雲裳就在她身邊,她可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她的厲害。
最關鍵的是,她的動作絲毫不顯亂,反而有種,蔣荷花想了一下,應該是可以用“特別好看”來形容。
本來之前她還擔心雲裳趕不上,想著趕不上也無所謂,這都是自己人,稍微等一下不礙事,結果現在才發現,雲裳根本不需要她等。甚至她煎蛋的速度比人的速度還快,現在鍋邊上,已經有兩三個熟了的煎蛋在等著自己的“主人”了。
當放在灶房邊上的籃子裡的雞蛋,只剩下不到十個的時候,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
好幾十口人的飯,便是隻是簡單的煮麵條,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最後吃飯的,才是雲裳蔣荷花他們。
面這東西放久了會坨,大家也都是實在親戚,不興那些虛的,所以領到面的人,一早就開始吃了起來,這會兒先前的一些人,都已經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