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訊息對王芬來說,可真是喜出望外了。
而且,這一次做衣服,最好的是,不用再重新設計,錢大富就想要陶連海跟陶連山身上的。
當然,布料也是錢大富自己提供。
作為紡織廠的廠長,這位可不缺好的布料。
於是,第二天,王芬跟趙秀就變成了個忙個的了那些菜也曬得差不多了,再不處理,就得壞了,加上錢大富那邊就一套衣服,也不著急,所以兩人就個做個的了。
反而是雲裳,兩頭都要幫忙。
不過,即便是這樣,她也比陶家任何一個人看上去清閒多了,下午還找了時間去了一趟大後山。
之前,每一次,雲裳要去大後山的時候,陶連文都是哭著喊著要跟著去,但這一次,都沒人阻止了,雲裳甚至還釣魚執法地主動問了問,陶連文竟然拒絕了她。
不過,這個拒絕,雲裳可是高興的。
這才證明了,陶連文確實是將心思放到了學習上。
陶連文的底子太差了,他的學習進度跟陶杏兒差了不是一星半點,要想盡快追上陶杏兒,陶連文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雲裳自己一身輕鬆地去了一趟大後山,毫無意外地收穫了滿揹簍的東西。
菜籽油,上一次烤魚之後,就吃光了,昨天,陶連海突然帶了一桶油回來,雲裳看到那油就知道,大家只怕又饞烤魚了。
所以,她就特意去了一趟山上的溪流,抓了兩條肥魚。
也摘了一些果子,逮了幾隻兔子,採了些草藥,但最大的收穫,是佔了大半揹簍的葡萄。
雲裳打算釀得葡萄酒。
當天晚上,大家就吃到了美味的烤魚,這一次,不是雲裳動手,而是部由趙秀完成。
大家吃得交口稱讚,趙秀一整晚臉上的笑容都沒下來過。
吃完飯,大家就陪著雲裳將她的葡萄整理好了,才各自回房睡覺。
再過了兩天,王芬的衣服還沒完工,陶連海又接連帶回來了幾筆“生意”,而且趙大媳婦那邊,她家的姑娘也傳回來了訊息,想要再多做點衣服,還有陶杏兒那條裙子,她也想要做一條一樣的。
這下,可是讓王芬又高興又為難了。
最後沒辦法,蔣荷花跟陶國強索性也請假,不去上工了,在家裡,一個幫著媳婦做衣服,一個則是幫著媳婦弄菜。
陶杏兒也偶爾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她的幫忙,大家都沒反對,但每每陶連文見到,也想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通常都會被他老爹或是老孃,一聲怒吼,叫回去看書。
這也是雲裳叮囑的,他落後陶杏兒太多,得儘快追上陶杏兒的進度。
至於陶杏兒,按照她的學習進度,每天保持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足夠了。
陶家的人,又是忙碌了大半個月,至於趕在陶連山陶連海轉正的時候,將紡織廠的幾套衣服交了上去。
紡織廠的衣服,都是按照陶連山或是陶連海的衣服板式來的,做起來,其實並不慢,但錢大富的那一套衣服,倒是費了一點功夫。
雲裳提了一些修改建議,都是一些小細節,做起來卻很麻煩。所幸,由她教著,王芬領悟得也快,終於能在陶連山陶連海轉正之前,給錢大富交差了。
陶連山比陶連海提前了近十天報到,照理說應該是陶連山先轉正的,但後來錢大富說就按照發工資哪天那算,兩個人雖然差了十天,卻是在一個考核期入職的,所以便一起轉正了。
而轉正之後的工資,都在原本的基礎上調整了五塊,財務那邊說是他們兩在實習期表現優異,但陶連海卻是明白,那一套頗為心思的衣服,應該是起到了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