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不看好,可跟村裡那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不一樣,有顧雲朝上一世的記憶,雲裳知道,這個叫做劉鳳娟的女知青,不是個好的其實就算是沒有上一世的記憶,光是這一世看到的,雲裳也知道劉鳳娟,不行。
要說這個姑娘,她對陶連文應該還是有感情的,只是這感情,不怎麼深厚至少,當回城的訊息擺在她的面前的時候,哪怕正在婚禮上,她都能棄了陶連文而去,讓陶連文成了大季屯最大的笑話。
不過,這個年代,回城對知青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別說是劉鳳娟這種才在成親,還沒生米煮成熟飯的,就是那種連娃都生下了的女知青,那都是一個個鬧翻了天地要回城,要離婚。
這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也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雲裳並不批判起對還是不對,但陶連文是個不錯的小少年,這一世,既然她回來了,怎麼著,也得幫陶連文躲過這命裡的一劫。
不過,現在距離那事的發生還得有一年的時間,雲裳並不著急。
雲裳到陶家的時候,趙秀王芬已經將相關的肉菜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她了。
沒錯,她們是在等雲裳過來做飯。
自從前一晚吃過雲裳做的飯菜後,大家對那滋味,都有些念念不忘。
原本,一開始陶家的人都以為他們會覺得雲裳做得好吃,那是因為食材本身肉嘛,不管怎麼做,便是白水煮的,那都是好吃的,更何況,雲裳還極為捨得給油;可當第二天她們嘗過了蔣荷花做的肉菜之後,大家這才敏銳地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蔣荷花給的油也不少,也都是做的肉菜,當然大家吃的也很給面子,最後也是一滴都不剩下,吃得乾乾淨淨。
可私下裡大家聊的時候,就發現了,所有的人,包括蔣荷花本人,都不得不承認,對比雲裳做的,她還是欠缺了一些。
本來,一開始是因為家裡的人沒人弄過蛇肉,擔心做不好浪費,才提出讓雲裳來做蛇肉,結果陶連文就趁機提出,反正都要做蛇肉,乾脆其他菜,雲裳也一併做了吧。
他這話一說,差點就捱了蔣荷花的揍,不過,卻被雲裳攔了下來,她說她放學得早,正好沒事,就過來幫兩位嫂子做飯。
於是,趙秀王芬就把肉切好了,還有需要的東西,她們也都儘量準備好了,就等雲裳來了。
東西都是現成的,雲裳做起來也快,差不多地裡的人回來的時候,雲裳這邊就做好了。
跟陶叔蔣荷花一起回來的,還有早就放學的陶威跟幾個家裡的小孩子。
陶家的孩子都很懂事,陶威一般放學回來,都會帶著幾個弟弟去距離村裡上工的地不遠的地方,割豬草、野草之類的,等地裡的家人收工的時候,就會叫上他們,一道回家來。
陶家的人這次回來要比往前早一些,一個個的,氣息也不是很勻,足見走得都不慢能不快嗎?明知道今天是雲裳做飯,而且靠近的時候,那香味啊,簡直把人的饞蟲都給勾出來了,別說向來就調皮惹事的陶連文,就連陶叔都走得不慢。
吃飯的時候,趙秀王芬兩個,一直在跟雲裳討論做飯的秘訣。
先前雲裳在做飯的時候,她們兩個就在“偷學”,發現之後,雲裳就乾脆一邊走一邊解釋,兩人也就大著膽子問了。
一頓問下來,可把這兩人給崇拜到不行,她們是怎麼都想不到,不過就是做個飯而已,這裡面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條條道道。
當然,秘訣也不少。
然後雲裳發現,趙秀在做飯上還是頗為有些天賦的,理解起來也快,她索性也就教得更加用心了。
一桌子的菜,又是很紮實的肉菜,還有大家以前從來沒吃過的蛇肉,除開膽子最小的陶四娃不敢吃,其他的人,都吃得非常高興。
吃飯的時候,陶連海說到了最近大家中暑的事,讓等下吃完飯,先不忙去地裡,大家都在家睡個午覺,等烈日緩緩,再上工。
這話,先前大隊長也說過了,陶家的人紛紛點頭。
“我給大家準備點防暑的藥吧。”雲裳說了一句之後,就去翻自己晾曬在陶家院子裡的草藥們。
她從中挑選出了具有抗暑效果的藥來,配置了一下後,先拿了四分之三出來,遞給陶連海,說道:“二哥,你把這些給趙叔送過去,村裡不是有人中暑了嗎?用這些熬水喝,好得快。哦,對了,沒中暑的也可以喝,防暑呢。”
“太好了。”本來雲裳說準備防暑的藥,陶連海就有些想要說這事,沒想到雲裳先自己提出來了,“大傢伙一定會很感謝你的。”
“別別。”雲裳趕緊叮囑,“二哥,你幫我給趙叔說一聲,低調低調,這藥就說是他準備的吧。也算是感謝他之前幫我找的那些草藥。”
給兩位嫂子準備的安胎藥,裡面還缺了幾味藥材,索性還是大隊長有路子,幫著雲裳找齊了剩下的。她這才能順利地給趙秀王芬配藥,兩人現在一日三餐地按時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