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下,現在我就可以告訴你了,”陶連文已經從灶房門口竄到了灶臺邊上,他再度使勁地嗅了嗅,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肯定非常好吃,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聞…………”
“咳咳。”
就在陶連文陶醉的時候,灶下燒火的蔣荷花,突然咳了咳。
陶連文頓時一個激靈,求生欲極強地說道,“……聞到我媽之外的人,做出這麼香的味道。小顧,不錯,你這年紀輕輕的,就快趕上我媽的手藝了。”
顧雲朝大陶杏兒一歲,小了陶連文一歲半,這小子,聽到家裡長輩叫小顧小顧的,他也跟著叫,最後弄得陶大哥陶連山、陶二哥陶連海,也都這樣叫顧雲朝了。
顧雲朝無奈,雲裳倒是無所謂,反正這稱呼她也聽得耳熟了,換一個也彆扭。
他們這邊說著的時候,陶杏兒那邊因為自己的聯想,很是臉紅心跳地一陣,頓了一會兒,好不容易等臉上感覺沒那麼燙了,她才進了灶房。
自覺地洗了手,陶杏兒就要去端放在一邊的魚湯。
“杏兒,你端這個吧。”雲裳一邊跟陶連文說話,一邊還注意到了陶杏兒的動作,盛魚湯用的是盆,可不輕,她便出聲讓陶杏兒端她剛出鍋的炒青菜——這一次的油,真的是被她用到了極致,青菜裡又用了兔子裡好不容易留出來的一點點油。
雖然只是一點點,但跟以前用水煮的相比,不管是面相還是好吃度,都好了數倍。
陶杏兒被雲裳一叫,剛消退的臉色,又有些泛紅了,腦海裡簡直一團漿糊,似乎只能聽到雲裳那充滿了磁性的溫柔聲音,她聽話地放棄了端魚的想法,轉身去接過了雲裳遞給她的菜。
往灶房隔壁的堂屋走過去的短短路上,陶杏兒看著手裡小小的一盤菜,她突然福至心靈地想到,雲朝哥哥讓自己端這個,不會是覺得那個魚湯太沉了吧?
這麼一想,頓時心跳得更快了。
而到了堂屋這邊,就聽到陶國強的聲音,讓把飯桌搬院子裡去。
他們從地裡回來,身上還熱著,院子裡可比堂屋涼快多了。
於是,陶杏兒又跟著過來搬桌子的大哥二哥一起,幫忙收拾。
等桌子凳子擺齊全了,兩個嫂子已經端了兩個大菜出來。
這邊也沒啥事了,哥哥們也去了廚房,將剩下的兩個沉甸甸的大菜,都端了出來。
陶杏兒則是跟著陶威一起,安頓家裡最小的三個小孩子。
盛飯端菜,大家的動作都透露出了一絲急切,連平時最慢悠悠的陶國強都很快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沒一會兒的功夫,飯也盛上了桌,菜也齊全了。
看著那滿滿一桌,尤其是中間的兔魚雞四道大菜,除開在家的蔣荷花,其他陶家的人,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娘,咱家這是要發財了嗎?”這不怎麼靠譜的話,在陶家,一般都是陶老三說的,但這一次,開口問出來的,卻是三兄弟裡,最為老實巴交的陶老大。
也難怪連他都震驚了,這四個紮紮實實的肉菜,別說過年了,就是他跟老二結婚,都沒這麼大的排場。
陶家老二是個穩重又心細的人,他神色遲疑地說道:“娘,我剛在堂屋裡……”
先前蔣荷花跟雲裳一起,是把東西一股腦地放到了堂屋裡,陶連海這麼一說,蔣荷花就知道他應該是發現了那一堆東西。其實蔣荷花心中的嘀咕不比陶連海少,不過現在是吃飯的時候,這麼好的菜擺在面前,不趁熱吃,這不是暴殄天物嗎?
再說了,沒看到幾個小孫子都快留口水了。
所以,她大手一揮,“好了,先吃飯,有什麼話,等吃完了再說。”
她的話音剛落,頓時就迎來了最小三個孩子的歡呼聲,當然這其中還夾雜著陶連文那個不靠譜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