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茂:“少給我來這套,別以為我不知道,這次不過是正常西北兩面換防而已。”
“想要來看我不比現在遠多少,所以這個理由不成立。”
五小隻誰說都沒有用,最後也只是在街上對付一口。
下午在五小隻一副欲求不得的表情下,許大茂把他們送走了。
回到家以後許大茂,開啟五小隻送來的東西一看就樂了。
這玩意也是自己能穿出去的,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不過拿出將校呢大衣,估計也就是周曉白那個丫頭的主意。
因為她不止一次說過,要送給自己一套標準裝備,不過都給許大茂拒絕了。
這套裝備就是夏天的海魂衫,軍人的綠褲子。
冬天的大軍靴、皮手套、綠軍挎,最不能少的就是將校呢大衣。
“將校呢”大衣的魅力一直延續到80年代。
就連相聲界的於皇后,也是因為當時沒有一件將校呢,而後悔了大半輩子。
將校呢能夠如此讓人著迷,首先在於它的外觀設計。
因為那個年代普通工人的服裝在設計方面更注重實用性,功能性。說白了就是禁髒,耐磨,寬鬆肥大才是它最大的優點。
而“將校呢”大衣作為軍官的服裝,它稜角分明、筆挺修長、用料考究。
在細節方面處處充滿設計感,對於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很有幫助。
遠遠一看,很有一種軍人英姿颯爽的威懾感。
將校呢大衣的魅力更多體現在它的附加值上面。
它本身更是一種榮耀,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55年軍銜制開始,一直到60年代初,將校呢子軍服大衣材料都是東歐進口的。
按軍官身材定製的。64年後期晉升的少校都沒有資格得到。
能穿上的起碼是老少校,或者中校以上才能擁有。
“將校呢”,可以說是這些於國有功的將官們,才能配給的物品。
它是獨一無二的,它是南征北戰用鮮血換來的“勳章”。
這也是“血色浪漫”中,鍾躍民始終認為只有55年那批將軍,才是真正將軍的原因所在。
這個時候“將校呢”,是你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真正奢侈品。
“血色浪漫”中的小混蛋,被圍毆致死,不單單是他搶“將校呢”。
而是他間接的踐踏了,參加過建國戰爭軍人的尊嚴。
就算沒有那群大院的孩子出手,他也活不過三集。
許大茂仔細的摸了摸這件衣服,然後認真的把它收了起來。
在好、在喜歡自己也不能穿呀,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態度問題。
而是對老一輩軍人的尊重,是那份不容褻瀆的尊嚴。
就在許大茂把東西放好以後,給自己泡上一杯茶。
慢條斯理的翻看著書的時候,前院的三大爺家裡面鬧起來了。
許大茂聽到聲音搖頭笑了笑,劉海中家三天兩頭的打孩子。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三大爺家大過年的就開始鬧騰,呵呵。
許大茂連門都懶得出,繼續喝他的茶、看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