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總會伴隨著有無辜百姓的傷亡,但是像這種死在自己軍隊手下的慘劇卻是絕無僅有的,更何況這次並非是誤傷,而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事件。
大漢奸汪精衛以此為由,發表反對“焦土抗戰”的文章,文中稱:“如果‘焦土抗戰’就像長沙那樣毀滅自己,那還不如不抗戰的好!”
一時間,全國上下一片聲討,巨大的輿論壓力鋪天蓋地而來,這樣讓蔣介石有些坐不住了,他現在需要替罪羊來平息人民的憤怒,而且需要的不止是一隻替罪羊。
恰好,蔣介石知道去哪裡找到這些替罪羊……
十一月十六日,一架由重慶起飛的飛機直抵長沙。
面對著滿目瘡痍的長沙,蔣介石的心中也頗有些觸動——眼前的長沙城,正如當時中央社發表的短評所說:“此次大火,長沙將無一草一木可以資敵。”
“焦土抗戰”,的確是給敵人留下了一片焦土,但又給我們自己留下了什麼呢?蔣介石的心中思緒萬千。
帶著這種情緒,蔣介石召開了這次善後會議。
……
臨時會議室裡,蔣介石坐在正中,他掃視著與會的每一個人,連空氣似乎都凝成了固體,沉甸甸地押在了每個人心頭。
蔣介石的身邊,還坐著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第二團團長徐昆、長沙警察局局長文重孚、湖南省保安處處長徐權等人。
“好像人沒有來齊呀。”許久,蔣介石打破了沉默,接著話鋒一轉,“是誰最後下令燒成的?”
“是屬下。”張治中在一旁應聲,他輕輕低下了頭,彷彿他的頭上有重若千鈞的石頭壓著一般。
“當時已經到了不得不放火燒城的地步了嗎?”蔣介石平靜的語氣下隱藏著殺機。
“因為當時有訊息說日軍已經抵達了長沙三公里之外的新河。”張治中輕輕抬起了頭,他再一次響起了張天海當時跟他說的話,日軍如果要拿下,他們戰區警衛第一團必然是會收到訊息和敵軍動向的,一時間,無限悔恨在心中閃過,可惜已經沒有多大的用了。
“新河?是誰告訴你日軍抵達新河了?”蔣介石的語氣依舊是平靜,但已是殺機顯現。
張治中沒敢作聲,只是向酆悌的方向看了一眼。
“是新牆河!”蔣介石突然一拍桌子,他怒喝道:“日軍距離你們還有足足一百公里,而且我也正在調集隊伍趕來支援!你們都是久經沙場的人物了,居然會出現訛傳軍情的錯誤!”
張治中輕輕顫抖著,他感覺到自己在出汗。
蔣介石又問道:“那為什麼點火之前沒有發出警報通知城中的居民避難?”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所有人的命運此時都掌握在蔣介石這個中華民國最高領袖的身上……
……
PS:第一更送上!晚些還有第二更!
感謝起點書友理雅各申的300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