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五原郡,是幷州的北方的諸郡之一,位於雲中郡以西,朔方郡以東,西河郡以北。
而九原縣位於五原郡的北方,也是幷州刺史呂奉先的家鄉。
呂布跪在一座小小的墳墓面前,十五年了,她終於回到了這裡。帶著鮮卑首領的頭顱,來祭奠她的父親。
九原縣人煙稀疏,整個縣也不過兩千人罷了。
一位老者帶領著一群鄉民顫顫微微地拄著柺杖走了過來:“使君,您……真的長大了。您的父親在天有靈,看到您這麼出息也會開心的吧……”
“您就別這麼客氣了。”呂布嘆了口氣,這是他遠來村子裡的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小時候還對她多有拂照。
“對了,如今我回來了,這幷州的一切也該重新步入正軌。”呂布淡淡地道,“我就舉您兒子為孝廉。做這九原縣的縣長如何?”
漢朝大縣為令,小縣為長。這九原縣人口稀少,最高長官自然就是縣長了。不過縣長雖然只有四百石,也是正規有編制的朝廷官員。對於平民來說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那老者一聽喜出望外,甚至都要給呂布跪下磕頭。而其他鄉民也是紛紛羨慕不已,各種奉承之言不絕於耳。
呂布手一揮,一股真氣將老者托起:“您是長者,不必行此大禮。”
呂布雖然這麼說著,心中卻感慨萬千。她記起了當年讀《戰國策》時,蘇秦說過的一句話。
“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呼哉。”呂布輕聲道。
“將軍,晉陽傳來了訊息!”曹性急匆匆地走了過來。
呂布淡淡地問道:“是賈文和傳來的還是張文遠傳來的?”
“是賈治中。”
“哦。”呂布不甚在意伸手接過竹簡。
在她認知中,如果是賈詡遞來的情報應該不是什麼大事。張遼率大軍駐紮晉陽城以西,時刻防備著匈奴人,如果是張遼傳來的訊息,那麼證明匈奴人有了異動,那才是出了大事。
既然是賈詡傳來的訊息,那麼估計只是一些瑣事吧,畢竟在呂布的認知裡,雖然賈詡能力很強,但是屁大點事情都要上報給她,生怕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主似的。
呂布開啟竹簡,神色漸漸凝重了起來。
賈詡在信中說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供給軍隊的糧草要沒有了,也就是說,呂布不能再帶著軍隊到處浪了。
這讓呂布很不爽,但是她也知道,賈詡已經做到了極限。幷州本來就人少地窮,如今養了近五萬大軍還能讓呂布揮霍了幾個月,也的確是賈詡的功勞。
若非賈詡,換了任何人,她的糧草早就要沒有了。正是因為賈詡居中排程,統籌規劃,才能堅持到現在。
更何況,呂布如今手刃鮮卑首領,斬敵三千餘人。祭奠了父親,了卻了一大心事。所以第一件事情她也能接受。
只是賈詡的信中的第二件事就讓她完全不能平靜了,關於這點賈詡在信上只說了四個字:朝中有變。
但是呂布卻隱約猜到,恐怕楚驛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