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隱形誘惑 > 二百八十二 不安分的人

二百八十二 不安分的人 (第1/2頁)

古林鎮柿子樹村,眼前這座村前有溪水蜿蜒而過,紅瓦白牆整齊劃一依山而建的房舍,雖然已是冬季卻毫無蕭條之感,位於呂梁山深處的小山村完全出乎了張春鶴與崔露怡的意料。

不論是他們在調查中獲悉的資訊,還是林佳電話中所說,柿子樹村曾經分發給每位村民一大筆因賣煤炭而得來的錢款。可是周邊並不乏盛產煤炭的村莊,為何與柿子樹村的反差會如此之大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張春鶴與崔露怡直接來到柿子樹村村委會,見到村支書呂兆林後才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同時,心中難免對已故的老支書生出深深的敬佩之意。

“你們年輕,可能不知道三四十年前我們這裡的煤炭賣多少錢一噸。”

“那時候的煤炭比現在是不是便宜很多?”

“豈止是便宜很多,根本就不值錢。”呂兆林解釋道:“這樣跟你們說吧,當時我們這裡一個人工大概合15塊錢。而一噸煤炭的出井價是17塊錢,勉強抵得過一個人工。”

“17塊錢一噸煤炭?!”

這個價格徹底顛覆了崔露怡和張春鶴的認知觀。

“怎麼可能那麼便宜?”張春鶴十分不解地問:“呂支書剛才說的‘出井價’又是什麼意思?”

“哦,是這樣,出井價是指從我們村賣出的價格。後面還有離境費和資源費兩項,三項加起來之後應該在30到35元每噸之間。如果再算上運費,到你們那裡的價格就超過五六十了。”

這個價格多少還能讓崔露怡和張春鶴接受得了。只是,既然那時候的煤炭那麼便宜,賣一頓煤炭才頂一個人的工錢,這柿子樹村又是如何靠煤炭發家致富的呢?

“我們這柿子樹村能有今天,多虧了老支書啊。”

原來整個柿子樹村一百八十四戶人家,共計八百多人口全部姓呂,而且是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後代。所以,相比起周邊其他村莊來說,這裡的人們更加團結更加齊心。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煤炭價格只有十七八塊錢每噸的時候,已故老支書透過和村民協商,果斷做出一個決定:全村每戶出一個勞動力下井挖煤。挖出來的煤炭除了村民自用,以及賣上一部分用以支付人工錢和村裡其他開銷外,剩餘部分多一噸都不許賣,全部挖出來填到村口一條深溝裡。

老支書曾經說過:現在國家剛剛實行改革開放,隨著經濟的增長,將來對煤炭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煤炭價格肯定會大漲。只是,誰都不清楚煤炭什麼時候會漲,價格最終又能漲到多少錢一噸。

果然被老支書說中了,當時間進入新世紀,不到十年時間,當煤炭價格一路攀升到接近千元一噸時,水漲船高,原來十七八元每噸的出井價也漲到了六百多元,相當於最初柿子樹村挖煤時價格的近四十倍。

所以,當柿子樹村把存下的煤炭全部賣掉後,一夜之間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咳咳,當時我們是按人頭分的。每個人分到了三十六萬元,那些人口多的家庭大都分到了一兩百萬,我記得最多的一戶人家分到了三百多萬。要知道那時候的房價,就是松原市最繁華的地段也不過每平方兩千不到的樣子。”

聽完這既讓人震驚又讓人豔羨的故事,崔露怡和張春鶴也知道了呂錫東用來買房和遷到松原市生活的資金來源。兩人當然不會忘記此行的任務,於是話題很快就轉到了呂錫東身上。

“那可是個不安分的人。”呂兆林一上來就給呂錫東下了個明確的定義,隨即才說:“本來他是被老支書看後的接班後生之一,在他遷到松原市之前已經在村委擔任文書工作有三年了。”

“呂支書,呂錫東當年都有哪些不安分的表現?”

“想事情太偏激,吃不得一點小虧,只能賺人便宜。喜歡背後算計別人,又總覺得天下沒人比他更聰明。另外,生活作風方面也不檢點。”

這倒是有些符合國安局對呂錫東的調查結果。崔露怡又問:“呂支書可清楚呂錫東當年犯的案子?”

“那時候我已經在村委工作了,呂錫東被抓之後來過好多警察。村子裡的人都知道。誰都沒想到,他竟然抨擊黨和國家的政策,抨擊社會制度,還要煽動別人和他一起做這樣沒良心的事。”顯然呂兆林對呂錫東的行為十分不解又十分氣憤。“他也不想想,若不是有現在的社會制度他能有錢搬到城裡去住嗎?”

最新小說: 從日入過萬開始的財富自由之路 替補拳王的逆襲之路 小辭,我和女兒都在等你回來 豪門盛宴之婚約伴我成長 不裝舔狗後,她踹了渣男嫁億萬總裁 玄學糊咖靠地府KPI爆紅了 心尖熱吻 天棺秘藏 只差兩歲,不許叫我二叔 暗藏春潮 步步登階 吃美女總裁軟飯的我,竟然成神了 戰神之下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 重生七零嫁軍官 這個明星正得發邪 袖月段子集 夏歇 龍婿當道:我的白富美老婆 好煩,錢總是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