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打小鬧,就幾個朋友一起拍個公路片。
哪像你的電影,直接就是個開門紅。”
徐光頭看來還挺有信心,說的嘴角都有點翹了。
他倆說的是《心花路放》,寧昊的作品,江湖傳聞,這是編劇失戀,寧昊陪他旅遊,中途攢出來的劇本。
這不找到老班底合作了,徐光頭還有黃博。
要是寶寶沒有因為《泰囧》分賬糾紛的話,大機率也得參與吧。
他要是參與,這完全就是第二個《泰囧》,很有搞頭的。
不過就黃博和徐光頭也就夠了,這完全就是幾個人分錢的局。
王崢知道的很清楚,雖然電影還沒有拍攝完成,可是已經有公司開出保底了,也就是對賭。
BJ旅遊承諾,向寧昊控制的兩家公司進行“保底分成”,雙方分別拿出7500萬元,支付給片方寧昊方面的保底分成為1.5億元。
此外,BJ旅遊還提供了不超過5000萬元的宣傳費用。
也就是說,不管票房好與壞,寧昊都將拿到這1.5億元。
相較於《心花路放》的拍攝成本,甯浩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穩賺不賠,而且盈利相當可觀。
這個錢肯定是大家分,不可能讓寧昊一個人拿走。
黃博和徐光頭也藉著這個機會變現,挺正常的。
王崢之所以這麼清楚,就是因為聯合發行裡,也有夏彤的一票,份額不太多,反正最後按份額分成就行。
畢竟這電影實際成本沒多少,已經提前掙錢了,實際製作費用不超過三千五百萬。
可以給院線份額,但不可能提供過多,誰願意白扔錢。
黃博和徐光頭實際也參與投資了,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他倆,這電影哪裡值得保底五億。
不過這部電影也挺特殊的,開啟了後面宋老闆的保底之路。
沒錯,保底的公司是後世那個文化,各種炒作作品瘋狂割韭菜的那個公司。
王崢瞭解過,人家宋老闆也豁的出去,一般人很難爭過他的。
保底不是他首創,前面星爺的《西遊降魔》就是,只不過過了保底金額後,華藝能拿到百分之七十收入,至於後續的補充協議跟這個沒關係。
人家宋老闆這個保底相當於白送錢,過了五億,人家也只要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分成,是那種各種支出拋刨除後的利潤,就是花錢找合作。
等於明著把電影的收入大頭全給製作方,肯定有競爭力。
“師弟,有時間可以聚一下,聽常老師說,你經常去看她。”
國際章說道,沒事閒著聊天嗎,跟王崢搭上線很值的。
這整場頒獎禮,也就王崢值得這樣了,不是說他地位高到不行,是見到王崢的機會很少。
雖說她也認識夏彤,靠著拍攝嘉人雜誌知道的,畢竟夏彤還是一個時尚集團的老闆。
可惜人家也不是雜誌主編,也就只能在認識這個形態了,只有她求人家的份。
王崢也一樣,太難見面了,也就是這些頒獎禮能見面。
就說國際章,上次和王崢見面還是09年的芭莎慈善晚宴呢。
不過那天晚上還有胖冰,瘦冰,當時也沒有微信,最後也就止步見過這個層次了。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