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做好了撤退準備,天色朦朧將明時,六萬多袁術軍迅速撤出工事堅固得堪比龜殼的高皇山大營,向著南方來路撤退,開始時撤退還能做到有條不紊,次序井然,但不知道又有那個壞種派人在袁術軍隊伍中大肆散播謠言,說是已經有徐州軍隊迂迴去抄袁術軍的後路,小袁三公已經決定放棄一部分軍隊當棄子,只帶親信軍隊撤回壽春,餘下的軍隊留在路上給徐州軍隊屠殺,用來給小袁三公爭取逃命時間——天地良心,這些謠言還真不是陶副主任派人或者要求某個壞種散播的。結果人心惶惶的袁術軍隊伍信以為真之下,爭先恐後的想跑在最前面,隊伍就不可避免的出現混亂了。
察覺到了這些謠言,大發雷霆的小袁三公正下令追查謠言來源,後方卻忽然馬蹄震天,旗幟翻飛,徐州軍隊的頭號王牌君子軍吶喊殺來,還沒靠近就已是亂箭齊射,晨色朦朧中袁術軍不知來敵多少,上上下下都是一片慌亂,不少膽小的將領士兵乾脆奪路而逃,帶動了無數同伴爭先恐後的逃命,更有甚者還在軍中大喊後軍已敗,趕快逃命為上,更多袁術軍將士信以為真,慌亂逃命間人馬爭馳,自相踐踏,死者無數,井然有序的袁術軍隊伍也徹底大亂。
原本只想咬住袁術軍尾巴,遲滯小袁三公的撤退速度,結果還沒發出幾波箭雨,袁術軍就已經徹底大亂,自行崩潰。見此情景,率領君子軍追擊的陶基當然是又歡喜又驚奇,命令重騎上前衝殺之餘,也少不得派人迅速返回竹邑大營,請陶應速速派軍過來痛打落水狗,而陶應收到訊息也是又驚又喜,趕緊出動了昨天沒有參加戰鬥的兩千正規軍和三千新降輔兵,親自領了過來追殺。
陶應親自領著五千生力軍趕到戰場時,戰場上的情況頓時讓陶副主任笑歪了嘴巴,驚慌失措的袁術軍士兵已經是逃得漫山遍野都是,盔甲、弓箭、武器和旗幟丟得到處都是,在亂世中貴比黃金的運糧車輛也被袁術軍盡數丟棄,瘋狂的自相踐踏,為了爭奪一條可以逃命的隊伍,無數的袁術軍士兵互相拔刀相向,更多的袁術軍士兵則是被自家敗兵活活踩死,雖然在後方追殺他們的只有一千五百君子騎兵,但楞是就沒有一個士兵或者將領留下來抵抗。
陶應的便宜堂弟陶基也還算有腦子,知道手中的兵力不足,袁術軍一旦冷靜下來,回頭一個巴掌就能把君子軍抽得滿臉開花,所以陶基很聰明的把君子軍分為了兩隊,專門訓練了用來打硬仗的重騎兵為一隊,衝鋒陷陣攆著袁術軍的屁股追殺,不擅近戰的輕騎兵則在重騎兵的後方遊走射擊,以弓箭掩護重騎兵,也用弓箭製造袁術軍的混亂,沒有傻乎乎的不留半點後手,把所有兵力投入肉搏戰場。見此情景,暗贊三弟大有長進之餘,陶應也不再遲疑,馬上拔刀下令,大吼道:“保持佇列,衝上去殺!將士們。衝啊!殺啊!”
“殺啊!”五千徐州生力軍吶喊,興高采烈的衝了上去,陶應也正要拍馬追殺時,遠處的樹林中卻奔出三十餘騎,穿著袁術軍的服色,徑直向在陶應的大旗奔來,陶應身邊的親兵慌忙攔截間。那隊騎兵中卻傳來了楊宏楊長史得意洋洋的吶喊聲,“主公,主公!微臣楊宏。拜見主公陶使君!”
待到那隊騎兵奔進,陶應才發現楊宏身邊的人其實全是徐州士兵——也就是陶應當初安排了保護楊宏大人返回高皇山大營的徐州士兵,而楊宏距離陶應還有二十幾步就翻身下馬。雙膝跪地的膝行過來,手裡還捧著一顆人頭,滿臉諂媚的說道:“主公,這是袁術匹夫安排了殿後的大將陳蘭首級,剛才在混亂中,微臣讓人從背後砍下的。主公安排給微臣的三十名將士,也一人不少的回來了,微臣還動用手中權力,給他們每人安排了一匹上好戰馬。”
陶應大笑,也終於明白袁術軍為什麼會崩潰得這麼快。為什麼沒有一支隊伍有力殿後了,大笑之餘,陶應翻身下馬,親自雙手攙起楊宏,微笑說道:“楊大人辛苦了。這一次竹邑大捷,楊大人理當記首功!請大人放心,回到徐州之後,吾定然重重封賞大人!”
“謝主公。”楊宏大喜,趕緊又向陶應磕頭,又迫不及待的自我表功道:“微臣不敢欺瞞主公。其實為了讓袁術匹夫的軍心崩潰,微臣還安排了大量人手散播謠言,說是袁術老匹夫準備放棄部分軍隊獨自逃命。主公的大軍追殺時,微臣又讓人不斷大喊袁術老匹夫已經敗了,已經死了……。”
“好好,這些等回去再說。”陶應笑著打斷,又主動說道:“楊大人,你在淮南的家眷如何了?要不要我馬上派人去淮南,把你的家眷接回徐州?”
“謝主公關心,但不必了。”楊宏笑眯眯的答道:“其實早在數日之前,微臣就已經派人回了壽春,讓微臣的家眷登船逃往淮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會微臣的家眷都應該抵達淮陰了。”
“替這樣的滑頭操心,還真是浪費。”陶應心中苦笑,但陶應也確實與這位楊宏大人臭味相投,便又對楊宏是一再稱讚,當場拍板封楊宏為徐州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專職掌管徐州對外事務——也就是陶應的專用外交騙子,賞金千兩,田地千畝,玉壁十雙,邑五百戶,還承諾向李傕、郭汜為楊宏請封爵位。楊宏大喜過望,向陶應連連磕頭道謝。
這時候,又有大概六七千的徐州軍隊趕到了戰場,原來正在軍帳中休息的許褚和陳到聽到陶應率軍追擊的訊息,擔心陶應的安全,徵得同樣為陶應安全擔心的魯肅同意,匆匆組織了六千多沒有受傷的主力軍隊趕來增援,見陶應安然無恙,許褚和陳到鬆了口氣之餘,又迫不及待的請求率軍追殺袁術軍敗兵,陶應見袁術軍已無戰心,徐州軍隊即便體力消耗過多也無須太過擔心,便也立即點頭同意。
隨著許褚和陳到兩員猛將加入追殺戰場,本就已經崩潰的袁術軍更是崩潰得無法再崩潰了,無數的將領士兵拋下武器跪地投降,無數計程車兵四散而逃,連滾帶爬的逃往樹林山脈,更有無數的袁術軍士兵被徐州兵砍成碎片,踩成肉醬,漫山遍野都是袁術軍的敗兵,也漫山遍野都是袁術軍士兵的屍體,小袁三公窮兵黷武搜刮來的無數軍械糧草也盡數落入徐州軍隊之手,小袁三公本人則是跑得連金甲金刀都扔了,徐州軍隊一直追殺出六十餘里,直到追過大澤鄉方才收兵。
是役,徐州軍隊陣斬首級超過萬具,抓獲俘虜超過兩萬,繳獲戰馬超過三千匹,糧草軍械無數,可憐的小袁三公卻是差不多輸光褲衩子,撤退時的六萬多大軍有近萬人被自家敗兵踩死,不肯回淮南乘機逃亡他鄉計程車兵民夫超過萬人,糧草軍需丟得精光,出征時的十三萬大軍,能夠陪著小袁三公逃回壽春的不到八千,輸得無法再輸。
還別說,如果換了別的諸侯攤上了這樣慘敗,十有**都已經是一蹶不振,羞愧難當了。可是小袁三公卻偏不,剛逃回了壽春,小袁三公就從懷裡掏出了貼身收藏的傳國玉璽,仔細看了傳國玉璽沒有受損,馬上就又笑了,“還好,傳國玉璽還在,朕還可以東山再起!”然後小袁三公又不顧眾人反對,下令重新招募十萬大軍,並且決定把控制的賦稅提到二稅一,準備著重整旗鼓,一有機會就再找陶副主任報仇雪恨!
徐州這邊,雖然徐州軍隊大破小袁三公的十三萬大軍,取得了對小袁三公的決定性勝利,但陶應還是沒有多少笑容,相反還有點長吁短嘆,因為戰後統計,僅僅是在黃山一戰中,徐州軍隊就損失了三千以上的炮灰軍,還有陣亡了超過三千的正規軍,再加上此前的相縣大戰、竹邑防禦戰和追擊戰損失,這一次會戰中,徐州軍隊的正規軍損失超過六千人,佔到了這次會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徐州軍隊總兵力的十分之一,讓陶應心疼了許久。
更讓陶應警惕的是,與小袁三公的烏合之眾正面決戰,徐州軍隊都遭到了如此慘重的損失,將來徐州軍隊如果碰上了呂溫侯或者曹老大的百戰精兵,那麼在野外的正面決戰中,徐州軍隊又會有多麼恐怖的傷亡?
“得抓緊時間練兵了。”得出了這個結論,陶應暗暗在心中警告自己,“正面對決,我還不是曹操和呂布的對手!不能完全依靠嚴重偏科的君子軍和風羽軍,也不能滿足現有的隊伍和陣容,我還缺強將,更缺精兵!老丈人啊,你為什麼還不肯去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