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跟我繞圈子就對了,”張起航點點頭,問道:“是我們集團要建新汽車廠的事?”
韓軍臉上一喜,急忙道:“就是這件事……這麼說這件事是真的?”
張起航痛快的點頭道:“如果是其他人來問,我怎麼著要跟他繞繞圈子,但既然是你老韓,那我就跟你實話實說,是真的,不但是真的,而且這個專案我們準備做三期,一期的規劃產能就是年產50萬輛。”
“你這……老張你可別嚇我……”
韓軍是結結實實的被張起航的話給嚇到了:一期的產能就是年產50萬輛汽車,如果是3期全部建成,那年產能得是多少?150萬還是200萬?
前面我們說過,淄城是有自己的汽車產業的,而身為淄城市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韓軍對汽車產業多多少少的也有所瞭解,很清楚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家年產量過100萬的汽車製造企業——別說年產量過100萬,就算是年產量過50萬的,也是一家都沒有!
而現在,華騰工業集團一下子就做出了至少年產150萬輛汽車的願景規劃?這未免也太嚇人了些。
面對韓軍震驚的表情,張起航笑了笑,向韓軍問道:“老韓,我們集團現在的產能是多少,你就算不知道太精確的,但大致的數字應該還是知道的吧?”
“嗯,我大致有些印象,”韓軍點點頭:“你們在琅琊市這邊的汽車年產能,不算大客車的話,一開始大約是10萬輛,後來新建了一個工廠,大約將產能增加到了30萬輛;之後你們在米國收購了馬自達的一個工廠,聽說有對工廠進行了改造和升級……大致上,你們華騰集團的乘用車年產能在40到45萬輛之間……”
說到這,韓軍心中不由得一驚:雖然這些資訊自己早就知道了,可知道是一回事,這不算不知道,一算當真是嚇一跳,不算大客車的話,華騰工業集團現在就只有兩款轎車一款商務車,年總產量竟然已經奔著40萬去了?
老天!上汽、一汽的乘用車產能貌似也沒這麼這麼大吧?
如果從乘用車的角度來算,華騰工業集團不敢說是國內乘用車領域的龍頭老大,可也能位列前三甲?
這個結論,結結實實的將韓軍給嚇到了。
看著韓軍的反應,張起航點頭道:“跟老韓你算的差不多,我們現有的總產能大概是45萬輛,今年上半年已經生產和銷售了22萬輛車,手中積壓的訂單量超過5萬輛,可以說是生產出來一臺就賣掉一臺,幾乎不存在‘庫存’這一說。
老韓你既然是你們淄城市政@府的管家之一,應該知道在工業生產當中,滿負荷生產其實是不正常的,畢竟裝置也需要檢修、一些零部件需要更換,某種程度上,80%的開工率其實就算是生產意義上的‘滿負荷運轉’了,對吧?”
韓軍贊同的點點頭:“是這樣沒錯。”
在制政@府辦公室工作就這點好,雖然未必精通哪一行,但作為市政@府的大管家,方方面面的都要接觸,也就決定了韓軍對於各行各業的情況都要了解一些、知道一些,而淄城是一個以工業和化工、陶瓷為主的城市,對於這三塊,他了解的就更多,自然知道在任何一家企業,“滿負荷”生產其實都不是常態,就像是張起航說的那樣,畢竟裝置也要檢修、保養、更換易損件之類。
見韓軍點頭,張起航接著說道:“我們集團現在總共三款車,分屬三個品牌,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正常的,全世界任何一個汽車廠家也沒有這種情況,接下來我們集團要做的就是完善內功、充實每一個品牌的產品序列……”
說到這,張起航猶豫了一下,對韓軍說道:“老韓,我也不瞞你,這次之所以要新建工廠,就是為我們的兩款新車做準備的……再推新車的話,我們集團現在是實在沒有產能可用了。”
聽張起航說華騰工業集團要出新車,韓軍的聲音都在顫抖:“你……你們又要出新車了?”
之所以顫抖,是韓軍在羨慕和嫉妒之餘,心裡還有點無法理解:我們淄城也有汽車製造業啊,同樣是生產汽車,為什麼我們淄城汽車廠就半死不活的,而你們華騰工業集團就出一款是爆款、出一款又是爆款……還有沒有天理了?還讓不讓人活了?
因為太過激動,一時間他倒是忘記了張起航說的是要出量款新車。
“嗯,”張起航應道:“一款是對標捷達、桑塔納、富康這個級別的緊湊型三廂轎車……”
捷達、桑塔納、富康這麼大的轎車?
聽到張起航這話,韓軍的心裡立刻就做出了判斷:這事兒,靠譜。
這年頭,國家還不是很富裕,各級地方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私人企業在採購公務、商務用車的時候,買的最多的就是這三款車,至於原因也簡單:
首先這三款車都是轎車,而在咱們華夏的傳統認知當中,轎車肯定是最有面的,而在這三款車當中,同為三廂車的捷達和桑塔納賣的最好,兩廂的富康就賣的差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