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奎特:蛙女神,和丈夫克奴姆共同造人。
塔沃裡特:河馬女神。
麥裡特賽貝:眼鏡蛇女神。
阿匹斯:公牛神,司豐饒及生產。
貝斯:樂神。
哈波奎迪斯:孩提時荷魯斯的稱呼。
伊姆賀特1普:醫藥及塔的守護神。
奧西里斯原是水神、土地神和繁殖豐產之神,他給人類帶來恩惠,他掌管著尼羅河水、土地和植物的生長,給尼羅河人民創造了豐收的食物。
後來奧西里斯被兄弟賽特迫害致死,被眾神接去做了冥府之王,所以他更多的是被視為冥王神。
在古埃國,人民對奧西里斯也非常崇拜,到後來他的地位幾乎與太陽神拉平起平坐。一方面,當時埃國每年在尼羅河水下降之時,就要舉行紀念儀式,哀悼奧西里斯之死,他們象徵性地殺死神,然後歡慶他再復活,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下年的植物將獲豐收,並免除災害。
據說,這是因為尼羅河人民把這位象徵豐產、植物茂盛、萬物發達的神視為引起四季變化的原因。
如果神被傷害,或者死亡,河水就會乾枯,土地就將荒蕪,植物也要凋零,而當神一復活,尼羅河就會水力充足,土地肥沃,萬物生機。
這個儀式,表現了古埃國人對神秘莫測的自然社會的天真理解,它反映了古代人類渴望征服自然的迫切心情。
另一方面,奧西里斯作為冥府神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與古埃國人的宗教信仰有關。
埃國人相信萬物有靈,他們尤其關心人們的生存問題。
與其它各民族不同,埃國人認為人死後仍有生命,且死後的生活與生前同樣重要,人只有完成生前與死後生命的一段延續,才能得到最終的安詳,人的一生也才算完整。
因而埃國有許多冥府的神話傳說,由於冥府統治著一切死亡之人,即冥國之人,作為冥王的奧西里斯就具有了神聖的地位。無論是法老,王公貴族,還是下層平民百姓,埃國人都希望自己死後獲得冥王的恩寵,所以埃國才會出現寵大的金字塔、精製的木乃伊,另有供死人閱讀的《亡靈書》等等。
不過無論是作為豐產神還是冥王神,奧西里斯都是與其妻伊西斯互為配偶,相伴而行的。
伊西斯也是一位豐產神,又是埃及著名的魔女,她與奧西里斯是一對重要的農業豐產神。奧西里斯做冥王之後,她也隨丈夫住進了冥國,成為冥國的王后。
有關這一對夫妻的故事是繼拉神傳說之後最生動有趣的神話,奧西里斯甚至被視為拉神的繼承者,相傳奧西里斯生下來的時候,天上就傳出一個聲音,說他將成為萬物之主,當拉神老了,他果然把大地統治權交給了奧西里斯,自己卻升入天國。
奧西里斯坐到埃國的王位上,成為這裡的統治者,在他繼位之時,埃國還很落後,人類也處於野蠻狀態,他們以捕獵為主,部落時常發生戰爭,互相殘殺。
奧西里斯便開始治理國家,據說,他制訂了法律,平息了部落之爭,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處境,於是埃國成為一個和平統一的國家。
伊西斯作為奧西里斯的王后,覺察到人類的需要,於是將野生的大小麥採來,交給丈夫。
奧西里斯便教人類開墾土地,播種糧食,又教人類栽種果樹,使荒地長出植物。有了這些事情做,埃國人民便不再戰爭,他們開始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當埃國一片繁榮之時,奧西里斯想到世界各地去巡遊一下,在他外出期間,他把王權交給妻子伊西斯。可奧西里斯走了沒多久,他的兄弟塞特便來到王宮前。
塞特是出名的惡神,他對哥哥的卓越功績很是不滿,他便在國內煽動叛亂,挑起敵對情緒,但伊西斯女神畢竟比塞特的地位高,她很快就挫敗了他的陰謀,於是塞特帶著七十二個隨從,開始謀劃迫害奧西里斯,這七十二個隨從都是埃塞俄比國善陰謀的女王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