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夫婦只好安排送眾人到帳篷休息。
不知過了多久,杜環睜開眼,朦朧中看到貴妃娘娘坐在床邊。
“姐姐!你怎麼來啦?”杜環驚起。
“弟弟醒啦,昨日好睡啊?”那姐姐道。
杜環用手揉了幾下眼睛,原來是李玉,邊上站著李頓。
杜環紅了一下臉,忙下床道:“讓大哥、大嫂見笑了。昨晚我喝多了,失禮了,那羽衣舞我一定教。”
“不急,我們是為另外的事而來,坐下說。”那李頓道:“賢弟的劍能否借我倆一觀。”
“在這呢,你們儘管把玩。”
“這劍從何來,據說是你出長安前皇上賜的。”那李頓道。
“是啊,這要感恩皇上,賜予此劍,鼓勵我到邊疆衛國殺敵,建功立業呢。”
杜環不敢把貴妃娘娘的事說出來。
“皇上待你真是與眾不同,看來是對你寄予厚望啊,你可知此劍什麼來歷啊,皇上有否告知是什麼劍?”
“沒有啊,我只知道這是一把好劍,寒氣逼人,殺氣很重,正合我手,比那陌刀好使很多。”
“難怪那日殺敵,我見你陌刀使得比較笨拙,原來善使劍。賢弟真的不知此劍來歷啊。嘿嘿,兄弟啊,其實,此劍乃名劍,大有來頭。”
杜環驚起:“名刀名劍聽說有干將莫邪、湛盧、魚腸,巨闕,但不知此劍是哪一名劍?”
“此劍乃宇宙鋒也,秦二世時,趙高、匡洪一殿為臣且是兒女親家。趙高專權,匡洪不滿,於是趙高遣人盜匡家所藏“宇宙鋒”寶劍,後持劍行刺二世以嫁禍。二世震怒,抄斬匡門,趙高女兒高豔容面父持此劍自刎。”
“那大哥怎知此劍?”
“唉,也與我家有關。”李頓悽然道:“後秦亡漢立,此劍為漢帝所有,至武帝時,先祖李廣號飛將軍,武帝曾賜此劍與先祖,後其孫李陵事出,廣子李敢遭誅。此劍又重回掖廷。經改朝換代,又回到大明宮。此劍似乎對主人不利,故此才有皇上賜與賢弟,望賢弟謹慎。”
原來大哥大嫂是提醒我,此劍不吉利啊,難怪這次與大食人打仗會失敗。可這是貴妃娘娘賜的,一直由她身邊貼身的侍女十二孃掌劍,也未曾有事。此話當不得真,我還要靠它殺敵呢,貴婦娘娘怎麼會嫁禍與我呢?就算是,為她去死也值得。
“此劍還有什麼特別嗎?”杜環問。
“我看看,哦,劍柄兩邊各有兩環形凹,也不知道有什麼用,估計是裝飾用的。我看賢弟還是小心為妙,你先用餐吧,我們夫妻要出去遛遛。”說著,二人出去了。
一陣鷹叫,一陣狼嚎,感覺那陣式很大。
用完餐,那法界大師來了,一把拉杜環坐下道:“貧僧想去尋找赤松世子。”
“等休整幾天我們一起去找,大師也不要急。”杜環安慰道。
“謝謝啦,貧僧看杜將軍劍法超過刀法,這是為什麼?”
“唉,先前大哥大嫂也這麼說了,我一直在想,我的劍法好是因為我會劍舞,騎馬打仗要靠長兵器,但使不好是因為不能像劍那樣好用。我從胡笳十八拍悟出十八路劍法,因此無敵,但戰場上重兵騎馬廝殺,劍法只能輔助用。”杜環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法界突然吟詩了。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杜環也附和。
“當年曹孟德橫槊賦詩,酒、詩、舞、槊俱齊,後人莫不讚也。本朝初武德年間,山東響馬單雄信單槊獨踹唐營、月下追秦王,也是梟雄。”法界道:“將軍何不打造一把槊作為長兵器趁手?”
杜環恍然大悟,是啊,那秦王破陣樂中也有長兵器表演,那羽衣曲有三十六段,何不改為三十六路槊法?
“將軍可曾記住那《達摩易筋經》否?你可運用其精髓到劍、槊法中去。”那法界道:“很多事都是機緣巧合才有發揮與創造。”
“好,我一定如大師所言,好好習之,當然,也一定幫大師去尋回那吐蕃赤松世子,世子安危涉及我唐蕃之關係,這是大事,我懂。”
法界大師聽罷便尋那郭昕去了,杜環則翻身上馬追趕李頓夫妻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