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離開御景苑小區後,林旭和李飛燕也並未在市內多作逗留,只是在回去途中,路過一家超市時,進去採購了些東西。然後便直接開車離開,回返武鄉中學。
回到學校後,林旭略作休息,自是又恢復了他練武與學習的交替狀態,文武兩不耽誤。
晚上七點多時,他接到了嶽纖雲的一通電話。嶽纖雲在電話裡先是又向他誠懇認錯道歉,然後說她下午又重新派人替他找了幾套房子,這回是真心站在他的角度去找,也絕對沒做任何手腳。讓他上網登入聊天軟體去檢視下,她已經在網上傳了照片,如果他不接受御景苑那套房子,這些便可以做為備選。總之,無論如何,還是希望林旭能繼續請她幫忙,千萬別生氣之下直接不用她。
之後結束通話後,林旭便也上網登入聊天軟體去看了下,果然嶽纖雲在上面又給他傳了許多照片,每套房子皆有五、六張,總共是五套房子。嶽纖雲在後面還留言說,如果這些林旭都不滿意,她還可以繼續再找。
林旭看了看,發現這五套房子也確實都符合他的要求。而且這五套房子,也不再是那種比較高檔的小區,而是普通型別的,甚至還有一套是比較老舊的。看來,嶽纖雲這回確實是認真幫忙找,生怕林旭不再讓她幫這件忙。只是可能先入為主,林旭最後看下來,都還是覺著不如御景苑那套讓他滿意。
不過他心裡面雖已同意接受御景苑那套,這時自然還是不明言答應。見聊天軟體上,嶽纖雲顯示的狀態還是線上,他回覆道:“就這幾套備選吧,不用再麻煩多找了,我好好對比下,考慮考慮,會給你答覆。”
“好的,你慢慢考慮,不著急。”嶽纖雲見他回覆,先是發了個欣喜的表情,接著也不敢多催促,只是這般答應著。
“那我就下了,再見。”林旭又接著回覆句,然後也沒等嶽纖雲的回覆,便直接關閉了聊天軟體下線。
接著這一晚上,他自然又是繼續練武與學習,隔天亦復如是。
至於他的“考慮”,則是足足吊了嶽纖雲整整六天,才在正月十四的晚上,打電話告訴嶽纖雲,說他已經考慮清楚了,決定接受御景苑那套房子,答應嶽纖雲的感謝與饋贈。並說他明天下午就會帶著行李過去入住,讓嶽纖雲做好準備,提前等著。
嶽纖雲得知他接受後,自然是欣喜萬分地高興答應,懸了好多天的心,終於落地放了下來。
第二天,正月十五元宵節。
林旭與李飛燕一早起來,自然是立即驅車回家。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裡,任何節日,基本都是團圓的節日,要與家人一起過,閤家團圓歡聚,才更有意義。
林旭儘管越來越不喜歡過節,但元宵節卻也不敢錯過,還是乖乖回家,跟家裡人一起過節。
他們村裡過元宵節,倒也有些熱鬧,習俗有謂“鬧元宵”,這一天過的越熱鬧越好,以示慶賀,也預示這一年能過的更加紅火開心。
他們村裡的鬧元宵,也有不少節目,村人集中在村委會所在地的小廟裡。看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鑼鼓隊等表演。這些節目,基本都是村民參與表演,由村委會牽頭組織,從過了初一的春節後,就會開始進行排練,然後在這天集中表演。表演時,基本全村人都會聚齊觀看,一起熱鬧慶賀。
除了他們村子,其他各村也基本都是如此。有時還會選出各村裡表演最好的一支隊伍作代表,一起到鄉里去參加更大規模的鬧元宵。
他們這邊習俗如此,倒是白天熱鬧過後,晚上卻沒什麼節目。除了縣城與市裡,各村各鄉也不會組織什麼燈會。最多晚上一家人出來外邊,一起賞賞月。當然,元宵節必備食物,吃元宵也是少不了的。
元宵也叫湯圓,是以糯米包裹芝麻、花生、豆沙等餡料做成的一種食物。南方多稱湯圓,他們北方則是習慣叫元宵,不過也有叫湯圓的,各地各人叫法不一。
這裡面據說還有一則故事,說是袁世凱當政時期,有次元宵節上街閒逛。見街上有不少商販叫賣元宵,元宵與袁消二字諧音,他自己姓袁,便比較敏感,聽來聽去,總聽成袁消,好像自己要被消滅。就覺著這稱呼不好,後來問過人,知道元宵在南方叫湯圓,便下令,以後北方也一律統稱湯圓,不許叫元宵。聽到有人明叫的,便一律拉去槍斃,連元宵節,也改成了古稱上元節。
此事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他們這邊確實是湯圓與元宵的叫法都有。不過這其中,也有說是因做法不同,而形成的叫法有別。
南方叫湯圓,做法是先把糯米粉和成麵糰,像包餃子一般包裹餡料再搓圓。而他們北方傳統的製作方法,則是把餡料放到一種盛有糯米粉的大簸蘿中,然後不住滾動,讓餡料在滾動的過挰中沾裹住糯米粉而成。中間粘性不夠的話,需要灑些水。反正是不和麵,直接用糯米粉做成。因這種做法有別,所以稱呼才有區別。南方那種做法叫湯圓,他們北方這種便叫元宵。
相比起來,這個說法倒更靠譜點。不過具體原因是什麼,林旭也沒去細究過,這也無關緊要。相對來說,他還是更喜歡吃湯圓,元宵因為是直接用糯米粉裹成,在口感上要差一些,不如糯米和麵包成的更有韌性與嚼頭。但他們這邊也不時興在家裡做這個,不像南方,包湯圓是跟包餃子一樣重要。據說南方春節那天,都是吃湯圓,而不吃餃子。他們北方,則是元宵節吃一頓便罷,平常很少吃。
因為不太流行吃這個,家庭製作也就少。反正林旭他們家是不自己做的,元宵節這天,也就是到外面買點兒,一般都是到商店買包那種速凍的。反正買回來也就是一人嘗一個,湊個過節的興,其實都並不太喜歡吃這東西。可能地域不同,口感差異,反正北方很少人愛吃湯圓的。而且糯米吃多了,也不易消化。林旭所謂的喜歡,也只是相對元宵來說,跟其他食物比就要落選了。另外總體而言,他也不太喜歡甜食。
林旭本身好靜,不喜熱鬧,元宵節這天便也沒到廟裡去看村民們鬧元宵。家裡其他人,則都跟著一起去看了看熱鬧,連李飛燕也湊興跟著一塊兒去了。
他們家過元宵節,也沒什麼特別節目,就是中午全家聚一起吃頓好的,跟春節那天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元宵這天,中午的飯桌上多了一碗湯圓。
林旭和林彤,因為明天都要開學,一個住校,一個則要首次離家到外地去上學,自然都不能待到晚上,下午就得動身。晚上的閤家賞月,自然也是免了。
林旭和林彤都大了,開學也不需要父母再多操心。而這回林旭初次去外地上學,因為李飛燕有車,也是不需要父母勞碌陪同,直接讓李飛燕跟著就行。
吃過午飯,全家一起看了會兒電視。到下午三點多,林旭便跟父母告別準備動身。他東西都在學校宿舍裡,家裡也不需收拾什麼,父母也只是給他把錢拿夠便是。
九年義務教育,只是到初中階段,高中就得教學費了,支出又多了一筆。再加上又到外地上學,還要租房子,支出更多。林旭這趟出門,父母著實給他拿了不少。儘管他本身已經很有錢,好幾百萬的身家,但因為這些錢見不得光,不能跟父母明拿出來,也只能是不得已地收下父母的錢。
看來找個正常的說得過去的來錢途徑,是必須儘快提上日程了。不然總是父母提供,家裡壓力也大。畢竟今年還要開建新房,這也是很大的一部分支出,再加上供他上學,怕是有些困難。
林旭在家裡不需收拾什麼,主要是給妹妹帶夠幾天的飯菜等物。收拾好後,父母與爺爺奶奶一起送了林旭、林彤和李飛燕出門。
三人自是先到武鄉中學,到了後,林旭先幫妹妹到她原宿舍裡把鋪蓋被褥等物搬到自己的單人宿舍裡。從現在起,他這間單人宿舍便是屬於他妹妹的了。
而宿舍裡他原本的東西,基本都已收拾妥當。其實也沒什麼太多收拾的,嶽纖雲那邊一切都已給他備妥,連被褥等床上用品都是齊備新買的,他只需要帶上自己需要替換的衣服就行,真正的拎包入住。
房子這大頭都收了,剩下這些小件林旭便也懶得多去計較。所以他這次過去,也確實只需要帶上自己的衣服,裝個旅行包就行。原本宿舍裡的東西,他自然都是留給妹妹用。被褥也是一樣,連著妹妹原本的,多加一層褥子,床鋪厚點,也更舒服。
對於“已經租下房子”的事,林旭和李飛燕自然也早跟家裡提過。李飛燕主動向林旭父母“承認”是她非要給林旭租間大房子,好住的舒適,林旭父母除了又怨李飛燕給林旭多花錢,心中過意不去外,也不好多責備什麼,只能順他們了。
林旭幫妹妹把東西收拾好後,把這間單人宿舍的鑰匙交給她,便也沒有再多留,又跟著李飛燕一起出門,開車前往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