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京城。
被城中動亂折騰了整整一宿,城牆上的守軍已經非常睏乏了。
雖然國主之前緊急徵召了兩萬民夫協助守城,
但就算是敵軍已經圍城的危急情況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民夫和士卒全部都放在城牆上。
攻城戰不僅比拼攻守雙方的人數和戰鬥力,
還要比拼哪一方能“熬”得更久。
勞逸結合,讓守城力量隨時保持較好的戰鬥狀態,是合格將帥必須考慮的問題。
通常的做法,是視敵人兵力和攻城強度,
將所有的守城力量分成若干部,
少部分輪替擔負瞭望警戒任務,未輪值的,則在城牆下就近的營房內休息。
大部分作為防守力量,分防守重點區域,預置到若干前置防守營地,隨時準備登城防守。
還有一部分,是總預備隊,由指揮守城的統帥親自掌控,以應對意外情況。
昨夜,拓俊京先是擔心敵軍連夜攻城,將部分防守力量也派上了城。
隨後,城中出現不穩跡象後,宣佈全城戒嚴。
情況緊急之下,根本不可能考慮得面面俱到,
一些城牆段的防守兵馬也被挪用於戒嚴,
守城的官兵到了後半夜,一直沒人替換,
敵軍就在幾十裡外,沒人敢放鬆,只能在城牆上死熬。
而夜間守城,是不可能出現後世影視作品那樣情況——
城牆上,燈火通明,
守卒們手持長槍,一人守住一個垛口,老老實實站著。
黑漆漆的夜裡,這種做法毫無意義。
而且,站在垛口邊,
不管是士卒打瞌睡墜城,還是被敵軍用弓弩射擊,都危險無比。
現在,開京城牆上,
就是有限的守卒們聚在一起,躲在城樓內打盹,
還有個別守卒在城牆上小跑著巡邏警戒,迫使自己保持清醒,並在寒風中維持身體足夠的熱力。
時遷率領斥候營,在幾名新附軍嚮導的帶領下,於拂曉時分摸到開京羅城下。
配備有特殊裝備的斥候營,進行過夜間偷城戰的專項訓練。
時遷找到德巖山段城牆的一薄弱處,悄無聲息地爬上城頭,而後,接引部下登城。
斥候營訓練有素,分工明確,進展很快。
直到拿下兩座譙樓和一個城門,徹底控制了德巖山段城牆,守軍才被驚動。
此時,已經到了清晨時分,
高麗守軍自發組織的反攻被斥候營擊退,
但陳達率領第一將甲一營趕到後,立即展開的進攻,也被守軍利用譙樓的有利地形阻攔住。
當初,擴建城牆時,王詢也考慮過敵軍可能會突破某段城牆的情況,
除了二十二座城門樓外,
又根據地形險峻情況,每隔若干步,在城牆上建有一座譙樓。
這些譙樓,戰時可供各段守軍進行指揮、瞭望、傳令,放置器械物資等,
平時則供守城軍士巡邏者遮風避雨和短時休息之用。